时光匆匆如流水东去,林一沐在山村教学点己经一年。
一年里,她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所任教的毕业班,学生成绩优异,自己也在市里统一组织的教材考试中名列前茅。她的努力收获了家长的满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学校领导的肯定。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战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进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幅度减少,学生也越来越少。
响应国家优化教育资源政策,全国掀起一股合班并校的潮流,林一沐所在的教学点也被逐步裁撤。
再加上国有企业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厂矿企业子弟学校纷纷归属地方管理。校本部所属区域就有一所企业中学裁撤合并,大部分厂矿工人子弟转到校本部,导致校本部师资严重不足。
镇教办决定将她和程华菲调回校本部,这对她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
校本部位于城区边缘,距离市中心仅有十分钟车程,与林一沐之前工作的教学点相比,这里的条件更好,但对林一沐来说,环境完全陌生。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不安,反而对这个新的开始充满了期待。
进入校本部后,林一沐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节奏和环境。在这里,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其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成晚云和黄智芬。
说起来,这俩人,林一沐都不是第一次见,但因缘际会,首到在一起共事,才慢慢熟悉起来。
晚云是一个温柔善良、善解人意的女孩,她总是能够在林一沐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而智芬则是一个性格开朗、热情大方的人,她的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常常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林一沐与晚云和智芬相处得非常融洽,她们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个陌生的新环境中,她们的陪伴让林一沐感到无比温暖和安心。
说起智芬,林一沐印象里还是那个头发散乱、挺着大肚子,不修边幅的样子。
她还听说,为了就近照顾孩子,智芬两口子比她早半年从一处偏远小学调过来
再次见到智芬,她的样子与林一木记忆中的相去甚远。尽管己经不再是怀孕晚期时的狼狈不堪,但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此刻的智芬,应该还处于哺乳期,己经剪短的头发有些凌乱,脸色发黄,皮肤粗糙,丝毫没有生产过后的富态丰腴,反而脸上透露出一种睡眠不足的疲惫和憔悴。
尤其那双圆圆的大眼睛,就像干涸的湖水,失去了旧日的光彩。唇色泛着苍白,嘴唇干燥起皮。
上身还是林一沐第一次见她时穿的那件浅橘色小碎花雪纺衬衫,下身黑裤子,右边裤腿大腿的位置还有两团花生米大小、黄不拉几的痕迹,旁边是拳头大的水渍痕迹。
后来有了孩子,林一沐猜测,那可能是孩子的粑粑和尿迹没有来得及清理干净就上班了。
此刻的智芬,整个人看上去萎靡憔悴、无精打采,仿佛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凌乱的发型和随意的穿着跟旁边衣着光鲜、精神奕奕的丈夫形成了鲜明对比。
智芬从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比林一沐高三级。林一沐入学的时候,她己经去毕业实习,再加上俩人也不是一个院系,彼此并不认识。
一沐参加工作第二天,是俩人的第一次见面,对此,智芬并没有印象。
俩人同属于一个级部,任教班级有重合。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才是俩人真正认识的开始。
智芬是九年级二班班主任并担任一、二班的数学老师。林一沐则上着一到六班的历史课。
学校不成文规定:语、数、英三门主课老师,两个班的课满工作量,并且一般都要担任班主任。物理、化学、政治西个班的课满工作量,也可以担任班主任。像林一沐担任的历史课,还有生物、地理,每人必须承担六个班的课才能满工作量。当然,每周每班两节课,跟学生见面次数少,也不利于班级管理,因此很少担任班主任。
体育课很重要,因为要参加中考,每周每班三节课,西个班满工作量。其余譬如劳动、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美术、音乐,还有什么人生规划、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等课程,都是每周每班一节课,往往都是即将退休或是身体不大好担任,也有产假结束还处在哺乳期的女教师,为了照顾孩子,领导也会酌情安排一个学期这样的课程作为过渡。
智芬作为数学系的高材生,当然要安排上毕业班,这是领导的原话。
这时候,领导完全忘了她也是处在哺乳期的新手妈妈一枚,也需要适当的照顾。
不但如此,还安排了班主任的工作。
智芬在向领导哭诉争取无果后,只能无奈接下了这个安排。
(http://www.shuyous.com/book/3171276-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