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重温童年的足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章 重温童年的足迹

 

接下来的两周,时间仿佛被东北夏日的阳光拉长了,过得宁静而充实。

宁悦像打开了童年的百宝箱,兴致勃勃地带着田正国去重温那些刻在记忆深处的角落。

天刚蒙蒙亮,屯子里还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晨雾,空气清凉

宁悦就拉着睡眼惺忪的田正国,跟着挎着篮子的太姥姥,步行去几里地外的乡间早市。

集市沿着一条乡道展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刚摘下来的黄瓜、茄子、豆角水灵灵的,带着露珠;成筐的沙瓤西红柿红得;本地香瓜、西瓜堆得像小山,散发着浓郁的甜香;活蹦乱跳的鲫鱼、鲤鱼在塑料盆里扑腾;还有卖油条、豆浆、豆腐脑的小摊,香气西溢。

太姥姥熟稔地跟摊贩打着招呼,用带着浓重东北腔的方言讨价还价。

宁悦则兴奋地给田正国介绍各种他没见过的蔬菜瓜果,田正国像个好奇宝宝,拿着手机不停地拍,尤其是对一堆绿皮带着小刺的“癞瓜”(也就是苦瓜)研究了半天。

最后,他们坐在简陋的长条凳上,就着咸菜,喝了一碗热乎乎、豆香浓郁的豆浆,吃了两根刚炸出来、金黄酥脆的大油条。

田正国学着宁悦的样子,把油条撕成段泡在豆浆里,吃得津津有味,首呼“好吃!”。

第二天,他们去了屯子口一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包子铺。

门面不大,招牌上的红漆都剥落了。

老板是个胖胖的、总是笑呵呵的大叔,认识宁悦,看到她带着个帅气的“外国小伙”回来,格外热情。

热气腾腾的大蒸笼一掀开,白胖胖的包子散发着的麦香和肉香。

宁悦点了她小时候最爱的猪肉大葱包和酸菜猪油渣包。包子皮喧软,馅料十足,咬一口满嘴流油,咸香可口。

田正国第一次吃酸菜馅,被那独特的发酵酸香惊艳到了,连吃了三个,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宁悦还带他去了镇上顶顶有名的“国营范儿”老餐馆——胜利饭店。

门厅里还挂着褪色的奖状和伟人像,桌椅是厚重的木头,服务员阿姨穿着白色的确良制服。

他们点了宁悦记忆里的招牌菜:锅包肉——金黄油亮,外酥里嫩,酸甜汁挂得恰到好处;地三鲜——茄子、土豆、青椒过油后爆炒,油润鲜香;还有一大盆杀猪菜——酸菜、血肠、五花肉在热腾腾的锅里翻滚,香气浓郁。

田正国被这豪迈的东北菜彻底征服,一边喊着“好吃!”,一边被酸菜酸得挤眉弄眼,逗得宁悦哈哈大笑。

屯子后面有一座不高但连绵起伏的小山丘,宁悦记忆里那是童年的乐园,春天挖野菜,夏天采野果,秋天捡蘑菇。

美食尝的差不多了,在一个晴朗的下午,她提议带田正国去爬山。

太姥姥听了,眉头却微微皱起,放下手里的针线活:“悦儿啊,后山…现在还是别去了吧?”

宁悦不解:“为啥呀太姥姥?我记得山上可好玩了,还有野草莓呢!”

太姥姥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说:“这两年,山里头不太平。前阵子李书记开会还特意强调了,说有人看见过狼的脚印,还有小羊羔被拖走的痕迹。说是生态好了,林子深了,那些东西又回来了。书记让大伙儿没事少往后山深处钻,尤其傍晚和夜里。”

宁悦心里咯噔一下,童年无忧无虑的后山探险记忆瞬间蒙上了一层阴影。

她看向田正国,他眼神里也流露出紧张和一丝担忧。

最终,他们只在山脚下的小树林和溪流边走了走,采摘了一些熟透的、红宝石般的野樱桃和覆盆子,溪水清澈冰凉,田正国还童心大发地打起了水漂。

虽然没有深入,但那份自然的野趣和山上野兽的传说,都成了这次回乡独特的记忆。

最让宁悦心绪起伏的,是屯子西头那片小树林里供奉着狐仙像的小土庙。

那是她十三岁那个莫名叩拜和奇异梦境的发生地。

她牵着田正国的手,沿着记忆里的小路走去,田正国能感觉到她手心微微的汗意和莫名的期待。

走近了,宁悦惊讶地发现,记忆里那座破败得快要被荒草淹没的小土庙,己然变了模样。

虽然依旧不大,但显然经过了精心的维护。

倒塌的土墙被重新用青砖砌好,涂上了白灰;原本漏风的屋顶换上了新的青瓦;小小的庙门也重新刷了红漆,虽然颜色还很新艳。

庙前一小块空地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杂草。

最显眼的是庙门口挂着一块小小的木牌,上面用端正的楷书写着“有求必应”西个字,透着一股朴拙的虔诚。

庙门虚掩着。

宁悦轻轻推开,一股淡淡的、混合着香烛、泥土和某种陈旧木料的味道飘散出来。

庙内光线昏暗,但能看清正中供奉着一尊泥塑的狐仙像。

那狐狸的形态比她记忆中清晰了许多,蹲坐着,姿态优雅,尖尖的嘴巴微张,眼神似乎带着点悲悯。

塑像显然也被重新描画过,色彩虽然简单,但不再斑驳。

神像前的供桌上,铺着干净的黄布,上面摆放着新鲜的时令水果——几个红彤彤的苹果和几串紫葡萄,还有一个插着几支燃尽的香梗的旧香炉。

供桌一角,还放着一小袋未开封的、印着“老鼎丰”字样的槽子糕。

“是太姥姥……”宁悦喃喃道,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暖流。

原来,从她十三岁那场“意外”之后,太姥姥不仅没有忽略,反而更加重视这个地方。

她请人修缮,每月亲自供奉,默默地守护着这份与自家血脉相连的神秘联系。

田正国安静地站在她身边,虽然不太明白这小小庙宇的深意,但他能感受到宁悦情绪的低落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肃穆感。

他看着那尊泥塑的狐仙,又看看宁悦颈间那枚在昏暗光线下依旧温润的白玉狐吊坠,心中隐隐有了些模糊的联想。

宁悦拉着田正国,在供桌前默默地站了一会儿,没有上香,只是双手合十,闭目片刻,像是在完成一个迟到的仪式。

然后,她轻轻掩上庙门,拉着田正国离开了这片笼罩着神秘与守护气息的小树林。


    (http://www.shuyous.com/book/3167196-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