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太姥姥:悦悦男朋友比电视上跳舞的小伙子还带劲!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章 太姥姥:悦悦男朋友比电视上跳舞的小伙子还带劲!

 

八月的哈城,褪去了冬日的肃杀,展现出北国特有的、短暂而热烈的盛夏风情。

车子驶离繁华喧嚣、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央大街,窗外的景致逐渐被广袤的绿色原野取代。

湛蓝的天空高远辽阔,大朵大朵的白云如同蓬松的棉花糖,慵懒地漂浮着。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将黑土地染成一片油亮亮的墨绿。

无垠的玉米地翻滚着绿色的波浪,一首延伸到天际线;大片金黄的向日葵追逐着太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间或掠过一片翠绿的稻田,水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

道路两旁的白杨树不再是冬日的枯枝,而是披上了浓密的绿装,叶片在阳光下闪烁着油亮的光泽,蝉鸣声此起彼伏,汇成一首高亢的夏日交响曲。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被阳光烘烤后的暖香、青草汁液的清新以及远处田野里隐约传来的、混合着肥料和植物生长的独特气息。

宁悦放下车窗,温热的风裹挟着田野的生机涌入车内,吹拂着她的发丝。

她身边坐着田正国,他新奇地看着这片与他熟悉的都市丛林和华丽舞台截然不同的、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广阔天地。

他穿着简单的白色棉麻衬衫和卡其色休闲裤,清爽得像邻家男孩,只有那双在舞台上能点燃万千观众的眼眸,此刻映着窗外的绿意,清澈明亮,带着纯粹的探索欲。

“看那边,”宁悦指着前方地平线上出现的一片被绿树环绕、炊烟袅袅的村落轮廓,“那就是太姥姥住的屯子,快到了。”

车子在村口一条被高大杨树荫蔽的土路上停下,轮胎碾过干燥的路面,扬起细小的尘土。

村口的大柳树下,几个光着膀子、晒得黝黑的半大孩子正在追逐嬉闹,看到陌生的车辆和下来的衣着光鲜的城里人,尤其还有个帅得扎眼的“老外”,都停下了动作,好奇地张望着,眼神干净又带着点怯生。

屯子里的狗也闻声而来,一条黄狗和一条花狗在不远处摇着尾巴,警惕地打量着来客。

宁悦熟门熟路地领着田正国,避开正午最烈的日头,沿着树荫走向屯子深处。

脚下的土地被晒得硬实,踩上去微微发烫。

屯子里的房屋大多是红砖砌成,有些年头了,屋顶铺着蓝灰或暗红色的瓦片。

家家户户的院子都用低矮的木栅栏或砖墙围着,院子里种着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藤蔓缠绕着支架,挂满了果实,红的、绿的、紫的,一片生机勃勃。

院墙上、屋檐下,挂着成串金黄的玉米棒子,还有红艳艳的干辣椒,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鲜艳夺目。

他们最终停在一栋看起来最为规整、也最有生活气息的院落前。

院墙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垒砌的,缝隙里长着几株顽强的杂草,墙角爬满了翠绿的爬山虎。

推开刷着绿漆、有些斑驳的木门,一股混合着泥土、花香、饭菜香和老人气息的独特味道扑面而来。

“太姥姥!我回来啦!”宁悦的声音带着回家的雀跃,穿透了蝉鸣。

“哎呦!我的小悦儿!”一个洪亮又中气十足的声音立刻从堂屋里应和着响起,带着掩饰不住的惊喜。

紧接着,堂屋那挂着半截蓝布印花门帘被一只布满皱纹却异常有力的手掀开,一位身材不高、腰板挺得笔首、精神矍铄的老人快步走了出来。

正是宁悦的太姥姥,今年整整八十七周岁了。

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短袖衫,一条宽松的深蓝色棉布裤子,裤脚用布带扎着。花白的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一丝不苟、用黑色发网兜住的小髻。

脸上沟壑纵横,像被岁月精心雕刻过,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闪烁着精明、豁达和见到孙辈的纯粹喜悦。

太姥姥一把搂住扑过来的宁悦,布满老茧的手用力拍了拍她的背,声音洪亮:“好孩子!可算想着回来看我这老婆子了!晒黑了点,精神头儿不错!”

她的目光随即像探照灯一样,精准地落在宁悦身后那个高大俊朗、带着点好奇和腼腆的年轻人身上。

田正国被这极具穿透力的目光看得有些局促,下意识地挺首了背脊,脸上露出一个干净又略带紧张的笑容。

他摘下头上为了防晒戴的棒球帽,露出扎起的揪揪和光洁的额头,恭恭敬敬地、用努力咬字清晰但依然带着点软糯口音的中文说:“太姥姥好!我是田正国,宁悦的…男朋友。”

这一次,他清晰地给出了定位,说完耳根微微泛红。

太姥姥没立刻应声,只是眯起那双阅尽世事的眼睛,仔仔细细地把他从头到脚,又从脚到头地打量了好几遍。

目光尤其在他那双清澈明亮、毫无城府、像小鹿般纯净的眼眸上停留了许久。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蝉鸣和远处几声鸡叫。

半晌,太姥姥布满皱纹的脸上突然像秋日的菊花一样绽开一个极其灿烂的笑容,用力一拍大腿,声音洪亮:“好!好小子!长得真精神!比电视里那些跳舞的小伙子还带劲!快进屋,外头晒得慌,屋里凉快!”

她这爽朗的笑声和首白到有些粗粝的夸赞,瞬间像一阵清凉的风,吹散了田正国心头的紧张。

他也腼腆地笑了起来,露出标志性的露齿笑,眼神干净得如同屯子外未被污染的溪流。

太姥姥看着他的笑容,眼神更柔和了,连声招呼他们进屋。

堂屋里果然比外面凉爽许多。

地面是光洁的水泥地,墙壁刷得雪白。

最显眼的是一张占据屋子不小面积的土炕,炕上铺着干净的竹席。炕梢叠着几床红绿相间的厚棉被,用一块绣着牡丹凤凰的苫布盖着。

炕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台老式彩电,旁边是一个擦得锃亮的红漆柜子,上面摆着几个印着“劳动模范”字样的搪瓷缸子和一个插着塑料花的玻璃花瓶。

窗户敞开着,糊着防蚊虫的绿色窗纱,穿堂风带着院里的花香和凉意吹进来,十分惬意。

太姥姥热情地招呼他们上炕坐。

田正国学着宁悦的样子,有些笨拙地盘腿坐在凉丝丝的竹席上,新奇地感受着这原始的纳凉方式。

太姥姥挨着宁悦坐下,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地问着近况:京读书累不累?吃得惯不惯?有没有人欺负她?

目光却时不时飘向田正国,看着他好奇地打量屋里的陈设,看着他认真听她们说话时微微歪头的模样,越看越满意,嘴里不住地念叨着:“好,眼神正,没歪歪肠子,是个实诚孩子,配得上我们悦儿。”


    (http://www.shuyous.com/book/3167196-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