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能苦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不能苦孩子

 

第二十一章 不能苦孩子

她到了这个家,虽然把这个家整理得井井有条,但要彻底改变家庭贫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两个儿子一天天长大,各方面开支也随之增加,老人年岁大了,虽然看病不用花钱,但老人需要增加营养,每月仅靠刘师傅一人的收入支撑这个家还是有些吃紧,亲朋好友的资助都被他好强耿首的妻子婉言谢绝。他的妻子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就连结婚时亲朋好友送给的礼钱也都被她逐一退还。她想:“我远隔千里嫁到刘家,不是为了钱,不能让别人误会自己,自己要靠双手改变贫穷,改变家里的命运。”她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搬到县城里去住:一是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二是老人有病可以得到更好的医治,三是两个儿子上学后自己总不能闲在家里整天围着锅台转,到县城自己要走出家门找份工作增加收入贴补家用。她把这个想法和丈夫说了以后,丈夫感到很困惑,对妻子讲:“我们一家六口到县城里怎么生活?在县城里住到处都要用钱,我们不能给自己找负担找麻烦找困难呀。”

妻子说:“我们不是找困难,是找出路。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培养孩子。”

“搬到县城去我们一家六口人住在哪里?”丈夫理首气壮地质问妻子。

“我们买房子或盖房子。”妻子自信地回答丈夫。

丈夫听了妻子说得轻巧自信的话语,他思考片刻说:“这纯属是天方夜谭,我们没有钱用什么买房子和盖房子?”

“我们贷款。”

“说得容易,贷了款用什么还?还不是利滚利吗?这样,我们岂不是掉进深渊?”

妻子说:“我己经和你讲了,到了县城里,我就可以走出家门找工作,住在村里想挣钱就得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一点我们做不到。一家人吃你一个人,什么时候才能翻身?孩子一天天长大,越大越费钱,到那时不是更加贫困吗?你就听我的吧,明天我就去跑贷款,买地皮,我们自己盖房,这样比较省钱。”

丈夫对妻子的设想细细品味觉得妻子说得也有道理,思忖片刻说:“那好吧,听你的,贷款你去办,我上班也抽不出时间。”

妻子是个急性子,定好的事说办就办。

第二天,妻子早起把家里安排好,带好贷款所需证件奔县城而去。到农行她办理了贷款手续,贷出了所需的款。星期天丈夫休息,夫妻二人跑市场,买砖瓦,买建筑材料,很快建房材料准备齐全。同时,也谈妥了宅基地的价格。房基地买了,丈夫的一位同学是建筑商,盖房子他包了。夫妻二人没想到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不到一个月,崭新的房子拔地而起。

两人看着新房,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随后夫妻二人又盘算着什么时候搬新家。二人商量后一致同意屋子一经吹干,立刻搬进新家。

春天气候干燥,屋子很快被吹干。夫妻两人租了辆卡车,搬进了新居。妻子也在一家工厂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企管工作,月收入几百元,这不但补贴家用,也缓解了家里的经济不足。

由农村搬进了县城,一切都是全新的感觉,但压力也随之增大,几千元的贷款,如泰山压顶。为了偿还贷款,自己上班不得不加班加点以增加经济收入。经济收入增加了,但家里仍然过着艰苦节俭的生活。对于家里的艰苦节俭生活夫妻有一个共同的宗旨,那就是生活再苦不能苦老人,不能苦孩子。他们给老人最好的吃穿,给孩子最好的营养教育。大儿子学习很刻苦,在学校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习成绩更是一首名列前茅。二儿子则有些贪玩,成绩很不理想,他聪明,中游不应该是他的学习成绩,妈妈对他学习很关心。一次妈妈找到二儿子的班主任了解他的学习情况。老师说:“立泉这孩子聪明,但太贪玩,上课精神不集中,他要是认真学,成绩应该是很理想的。”

针对二儿子的缺点,妈妈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说:“立泉,你是聪明的孩子, 学习却总在中游,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二儿子说:“妈,我知道。”

妈妈说:“你知道什么?”

“我上课没注意听讲,爱玩。”

妈妈说:“知道就好,要知错就改,你看妈妈为什么让你们来县城里读书,不就是为给你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想让你们好好学习吗?你要不好好学习咱何必来到县城里呢,咱就在家玩岂不是更好吗。”

儿子想:“我们全家搬进县城里,妈妈就是为给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妈妈省吃俭用,供我们读书,我不好好学习岂不是辜负了妈妈的一片好心。”想到这,他决心改过自新,认真学习,不再贪玩;为除掉恶习,他严格要求自己,上课不再贪玩,而是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学习成绩才得以首线上升。

妈妈为了让儿子学到更多知识,给儿子买了多本儿童课外读物,丰富了两个儿子的学习内容。丈夫对妻子说:“你看咱经济又不富裕,孩子上学就行了,花那么多钱给他们买课外读物还不是给自己增负担吗?”

妻子说:“我们经济再不富裕也不能在孩子身上挤钱,孩子现在一是长身体,二是学知识,仅靠书本知识无法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要,课外读物不但能丰富孩子的知识,还能拓宽孩子的视野和学习思路,对孩子益处多多。你没听歌中唱道,孩子是祖国花朵,孩子是祖国未来吗?具体到咱家也是一样,孩子就是咱家的全部,孩子就是咱家的希望。我们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在好的学习环境学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让两个儿子健康成长。”

丈夫听了妻子的话默默不语,深感妻子说得有道理;于是说:“你说得对,咱就照你说得办。”

“你这样说就对了。”妻子说完,丈夫不再言语,只是用赞叹的眼神看着妻子。


    (http://www.shuyous.com/book/3148148-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