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红粉骷髅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红粉骷髅功

 

老吴头见吴边练功 入”梵境“有了兴致,就想让他继续升级到无上灵境。

老吴头这才接着说道:“东方有商羯罗的‘梵我合一’,西方呢,有个贝克莱,他的学说可是西方认识感知论的奠基之作。

他们的思想有相似的地方,但认知方式又不一样。

商羯罗主张通过超越感官与理性的首觉去亲证,通过体悟‘我即是梵’来突破无明。

而贝克莱则依赖对感官经验的归纳,他觉得知识来源于感知。

贝克莱在《人类知识原理》里说:‘物是观念的集合,而观念只能存在于感知它们的心灵中’。

他的‘存在即被感知’观点,主张‘物是观念的集合’,否定物质实体的独立存在,觉得事物的存在得依赖心灵的感知。

他否定了物质世界的独立实在性,却承认现象世界的相对真实性,强调经验是主观建构的。

打个比方,他认为观念就像‘水中月’,看着好像真实,但其实依赖于心灵这个‘水面’的感知才存在,就好比樱桃,是我们感知到的柔软、红色、酸甜等观念的集合。”

吴边听了,眼睛一亮,突然说道:“老师,你说商羯罗的时候我还稀里糊涂的,你这一说贝克莱,我一下子就懂了。

你是不是说我年纪小,没有深刻的社会经验和切身的人生感悟,我没有感知观念的能力,所以我看的《红楼梦》不是真正的《红楼梦》,背诵的《虞美人》也不是真正的《虞美人》?”

老吴头听了,欣慰地笑了,心想着:这孩子,天赋就是不一样啊,出生前就算到他是上上天资,果真是上上天资。

老吴头想道:陈寅恪老师和顾随老师都夸过自己的天资,可又有什么用呢?自己的天资反而增加了自己的痛苦,自己要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大概就子孙齐全了。想想自己的一生,穷困潦倒,孤苦无依,虽然是万镜归空,归于因果,也不由地一阵苦笑和悲哀。

老吴头看着弟子吴边,忽然感到了一阵慰藉,又有了无穷的心力。

“小边,你悟性高,懂了贝克莱这层认知道理就好了,回来我们才说那虞美人。

虞美人其实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

只是读词却不知何来此词?不知其所以然,就没真懂。

宋人王铚的《默记》作为宋人笔记,可信度较高。

虞美人此词作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就是978年,是李煜降宋后的第三年,他也是因写词后被害的。

李煜于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投降北宋,次年被押解至汴京,被宋太祖封为“违命侯”。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改封其为“陇西郡公”,表面礼遇,实则严密监视。

《默记》记载:宋太宗多次命小周后入宫,“留数日”方出,小周后“每入辄大泣”,并辱骂李煜无能。李煜“多宛转避之”,敢怒不敢言。

宋太宗赵光义玩了李煜的小周后,还让画师把她的作欢媚态画了下来。

元代画家赵孟頫曾作《熙陵幸小周后图》(“熙陵”指宋太宗陵墓),描绘此场景,虽画作己佚,但文字记载与艺术想象强化了这一情节的传播。

赵光义怕李煜不满谋反,派南唐旧臣徐铉前往探视,刺探其言行。

《默记》记载,徐铉见到李煜时,后者“相持大哭”,随后李煜感叹:“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南唐首言进谏的大臣)。”徐铉问起近况,李煜又悲叹:“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徐铉将这些言行如实禀报宋太宗,太宗认为李煜仍有复国之念,忌恨更深。

太平兴国三年七夕,978年8月15日,李煜42岁生日,李煜命歌妓演唱《虞美人》,歌声传至宫外。宋太宗听闻后,认为他仍怀故国,遂决意灭口。

据《默记》记载,太宗命南唐旧臣徐铉赐“牵机药”(一种毒性剧烈的药物,服后全身抽搐如“牵机”状)。

李煜服药后“肢体委顿”,痛苦挣扎而死,小周后“抚尸大哭”,不久亦抑郁而终。赵光义假意哀悼,追封李煜为“吴王”,以王礼安葬于洛阳北邙山。

这首词以其凝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强烈的情感张力,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哀感顽艳”的代表作。

其实,《虞美人》的文学价值源于真实的政治悲剧,词作因真情流露成为千古绝唱,却也因触及政治禁忌导致李煜殒命,体现了文学与权力的冲突。

春花秋月,过去的繁华美景只是一场梦,他没有抓住时机抗宋,投降后苟安,爱妃被侮辱,他想后悔也晚了。

词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这里面的‘东风’是什么滋味?你现在明白了吧?!

小边,我之所以给你讲虞美人,不是为了给你讲文学,是想给你讲这词外的话。”

老吴头喝了口水,又说道:“ 小边,我的这一辈子,今天话最多,再不说就没机会了。祸从口出,今后到了社会上你一定记着要少说话。

你要记住,繁华美景最终是一场梦,再美的美人也是一场梦。

我给你算了,你这一辈子,妻财多多,千万不要为情所困。你走桃花运之时,灾难也随着美人而来,你切切记之,尤其93癸酉年最好不要谈恋爱。

做个真男人,这一辈子其实不容易,要自强自立,要有思想,还要抵御诱惑。想成大事,第一要看世界、民族和国家大势,二要抓住时势机会,机不可失,失难再来。

你要记住,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任何人的话都要怀疑。亲人和朋友的话才会害你,因为外人的话你也根本不会信。越是亲人和朋友的话越不要相信。害我们的往往是朋友,也会是亲人。

1937年,陈大师跑了,我本来是想去抗日。我要是去了,今天就不会躺在这里了,就是和小鬼子战死我也不后悔。现在却成了这副残躯,虚度一生,我悔呀。”

说完老吴头伤心地哭了起来。

吴边听了这些话,很是震惊。

吴边急忙泼了他碗里的凉水,又去拿暖壶倒了碗热水,他想让老师转移注意力。

老吴头接过碗,喝了几口水。

老吴头定了定神,又说了起来:”我为啥先让你背诵虞美人,后让你看红楼梦?

因为你若看不透“小楼昨夜又东风”那权力裤裆胯下丑陋之物所蹂躏的红粉血泪,就更读不懂红楼梦,红楼梦更深更苦。

否则,你看到的只会是才子佳人、风花雪月、卿卿我我,看不到贾府内外的血腥恶臭和骷髅白骨,更看不透字外之意,因为你没有社会阅历,看到的只是汉字符号,不是文字。

红楼梦读懂难,理解起来更难,弄懂红楼梦的索引影射更是难上加难。

“虞美人”词牌源于项羽宠姬虞姬的悲剧,气吞山河的项羽与手无缚鸡之力的李煜,两人的亡国命运形成互文。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悲剧群像,亦暗含类似隐喻,是吊明讥清。

李煜的“愁绪”与《红楼梦》中“千红一哭”的悲剧跨时空呼应。

李煜的“朱颜改、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林黛玉《葬花吟》中的“质本洁来还洁去”相互对照。

我们最后总结一下《虞美人》、李煜、小周后、赵光义和王国维。

你明白了《虞美人》反映了李煜的投降之悔、亡国之恨只是第一层;

你明白了那蹂躏小周后的权力胯下之根的丑陋只是第二层;

还有第三层,权力威压对文学的禁锢是第三层。

还有第西层,就是文学和创作者对权力威压的蔑视和反抗。

《虞美人》之所以是词中之帝,李煜的《虞美人》作为其绝命词,他以血泪之笔撕开了权力高压对文学创作的禁锢,展现出用生命和文学对威权的反抗与挣扎。

李煜明知抒发故国之思会触怒统治者,其仍坚持创作《虞美人》,还让宫女高声演唱,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权力禁锢文学的勇敢反抗。

李煜以生命为代价,捍卫了文学表达的自由与真实,其绝笔之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绝唱,更成为文学反抗权力禁锢的精神丰碑,为后世文人展现了文学创作者在强权下坚守自我的不屈姿态。

李煜肯定不是个治国之君,可李煜有着不屈的灵魂。”

吴边这时才明白了王国维的词中之帝。

讲完李煜的《虞美人》,老吴头喝了几口水,又对弟子说道:“小边,我给你讲了李煜的虞美人4层意思,其实还有第5层意思。

这第5层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讲你小吴边的虞美人,要练一种功。

虞美人的虞,繁体字就是“虞”。“虞”字的本义是神话传说中的兽名。《说文·虍部》:“虞,驺虞也。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

后来“虞”字引申出多种含义,如忧虑、忧患,如“无冻馁之虞”;还可表示欺骗,如“尔虞我诈”;也有预料、猜测之意,如“不虞之誉”。在古代,“虞”还是一种官职,掌管山泽、田猎等事务。舜建立的王朝就叫虞。

可是,小边,你我都姓吴,这个虞,上面顶着个虎皮,下面可是我们的姓。

你可不能被老虎吃了,你更不能被美女老虎吃了。

小边,我今日再教你第二重功法,抵御美女老虎,这是我启蒙老师传我的,我没传第二个人,我这一生穷困潦倒,也没缘用着,哈哈。”

老吴头说完笑了,吴边觉得奇怪,老吴头这一生很少这么开心的笑。

“这种功法是在‘梵我合一’之后达到梵境才能练得,叫‘红粉骷髅功,’全名叫“梵我合一红粉骷髅功”。

就是把红粉美女摩耶幻相看成白骨骷髅精,就好比西游记里的白骨精,练男人的定力,不受女惑。

人发达成功之后,美女会往你身上扑,有的是爱慕你,有的是图你的身子,有的是图你的财,还有的,是要你的命。

遇到女色危险时,你要练功保持清醒,无论身心,千万不要被人所控制。”

吴边依法闭眼练了起来,起初脑子里看到的摩耶都是美女,吴边练得还很高兴。

没想到,老师突然用根针刺了一下他的胸口,吴边一惊,再闭眼时,美女不见了,围绕着自己的,却都是吓人的白骨骷髅精。

老吴头看吴边入定,才喝了口水,他才伸手拿起了一册《红楼梦》。


    (http://www.shuyous.com/book/3140340-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