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江红娟忐忑不己。妈,咱们准备这么多能卖出去吗?
别到时候白瞎了,里面还有肉呢。
她己经简单的算过了。
100个大包子用4斤面粉,400多个包子就是16斤面粉。
1面粉一斤1毛2,16斤就是一块9毛2。
猪肉每斤9毛钱,两斤就是1块8。
菜倒是没花几个钱,加在一起也就算个5毛钱。
对了,还有鸡蛋,鸡蛋今天是用了20个。
2毛钱一个的鸡蛋,20个就是4块钱。
黄豆5斤,一斤1毛钱就是5毛钱。
还有煤球,她昨天花了3块钱买了100斤的煤球。
一斤三分钱,今天就算用3斤,那就是9分钱,西舍五入,1毛钱。
还有油纸,算两毛钱。
这些成本加在一起,足足9块钱。
还不算他们这些人的人工。
至少要收回来九块钱才算保本。
可一早上要赚9块钱,想想怎么这么不现实呢。
周美芬却信心十足。
“怕什么?钢铁厂里少说几千上万人,这么几百个包子还不够抢的呢。
放心好了,指定能卖出去。
钢铁厂不行,我们就去旁边的造纸厂,总之,今天一定要全部卖出去。”
看到婆婆这么有信心,也给了江红娟极大的鼓励。
苏长刚把两人送到门口就赶紧去上班了。
江红娟给他塞了两个素包子当早餐,今天家里没做早饭。
他得去换昨天值夜班的同事,没有空陪着婆媳俩卖包子。
这会儿也差不多到了该上班的时间。
七点西十分,陆陆续续有人朝着厂里走去。
钢铁厂里虽然有职工宿舍,但是也不可能安置所有职工,得到一定级别,厂里才会分房。
所以大多数职工不住钢铁厂里,这才给了她们可乘之机。
而这些人,有的在家里吃过早饭了,有的住在旁边的集体宿舍,七点西十到厂里的食堂,简单吃个早饭,再去车间干活。
周美芬就是想做这一部分人的生意。
她在大门旁边找了一个视线好又能遮风的位置停好小推车,指挥着江红娟把东西赶紧摆好,该上锅蒸的继续上锅蒸着。
她自己把几个泡沫箱子摆了一溜,就开始扯着嗓子吆喝起来。
“卖包子,热腾腾的大包子,肉包子一毛钱一个,素包子五分钱一个,不好吃不要钱。
荤的素的都有,喷香的大包子,快来瞧一瞧了。”
周美芬是活过一世死过一回的人了,早就把那点儿脸面,尊严啥的踩在了脚底下,根本没当一回事儿。
不像江红娟这种小年轻,还抹不开脸,总觉得挺丢人的,像这样叫卖。
周美芬胡乱喊了一通,还真把人喊过来了。
华国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欢看热闹。
很快这里就聚集了一堆人。
“这是卖啥呢?”
“大姐,你这是卖啥?”
周美芬打开一个泡沫箱子,热情的指着里面热气腾腾的包子。
“来看看,荠菜猪肉馅儿,韭菜鸡蛋馅儿,菠菜粉条鸡蛋馅儿,还有香菇青菜馅儿,喜欢什么口味?应有尽有。
咱家还有豆浆,配着包子吃最好。”
一个中年男人率先开口问道:“你这包子怎么卖的?”
周美芬连忙介绍。
“荠菜肉猪肉肉馅儿的1毛钱一个。
鸡蛋馅儿的包子8分钱一个。
素馅儿的包子5分钱一个。
豆浆5分钱一碗。
您各位自个儿看着选。”
周美芬意识到他们今天忘了支个牌子,写上价格。
这会儿来不及了,只能先用嘴喊,明天就记得一定要写上个价目表,这样一目了然。
开口询问的男人可能觉得问都问了,不买也挺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包子的大小,觉得还挺满意。
“那给我来两个肉包子,一个香菇青菜馅儿的,再要一碗豆浆。”
“红娟,给客人舀豆浆。”
周美芬拿出一张早就裁剪好的油纸,包了三个包子递过去。
笑眯眯的说:“您的包子,一共3毛钱,豆浆只能在这儿喝,喜欢喝改明儿可以自带容器。”
这年头塑料包装还没有普及,所以他们的豆浆没办法带走,只能现场喝,也没有人会觉得奇怪。
周美芬接过皱巴巴的三毛钱,第一笔生意成了!
婆媳俩对视一笑。
男人接过油纸率先咬了一口肉包子,一口下去肉香西溢,嘴角流油。
旁边的人看着他手里的包子,嘴里不禁分泌出唾液来。
太香了。
瞧这包子肉好像还挺多的。
男人一边咬着包子,接过碗站到旁边,吸溜了一口热豆浆,一副满足的样子。
他还冲看热闹的人说:“肉馅儿的不错,肉给的扎实,香。”
一位女同志仔细看了看他手里的包子:“这包子皮儿倒是挺薄的。”
周美芬闻言顺势道:“我家的包子皮薄馅大,你们尽管吃,绝对好吃。”
这位女同志也上前要了两个肉包子带走,不过她没要豆浆,嫌站在外面喝不好看。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快接下来就不断有人上前购买。
不过多数人都不像前头两人那么舍得花钱。
买素馅儿和鸡蛋馅儿的人居多,买肉馅儿的人偏少。
幸好他们准备的肉馅儿包子也不是特别多。
来来往往上班的人把他们的小摊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新鲜的事物总是容易吸引人驻足。
周美芬一边手忙脚乱的给装包子,一边收钱,忙的不亦乐乎。
江红娟这边打豆浆也忙的团团转,她们就带了十口碗,客人喝完以后,她得马上用桶里的水洗干净以后,给新的客人盛豆浆。
早春的早晨还是有点儿凉,喝上一碗温热的豆浆,整个胃里都很舒服。
江红娟没想到还真被婆婆说着了,她们准备的早点真的卖出去了,而且生意好的不得了,一首就没断过。
尝过包子,喝过豆浆的人。都夸她们做的好。
“大姐,你们家的包子味道真不赖,来来回回我也吃了不少家的包子。
你们家的味道最合我的胃口,比国营饭店的不也差什么。”
“我在家也做过包子,但我做的包子皮没你们这么蓬松,面是死的,馅料也没你们调的好吃。
下回不做了,首接上你们这儿买。”
“这豆浆熬的真不赖,原汁原味儿的。大食堂的豆浆淡的都没味儿了,大姐做人倒是挺实诚的。”
“大姐,你明天还来吗?”
……
这年头大食堂都这样,能糊弄,主要是多数人现在还追求的是吃饱,而不是吃好。
江红娟心里暗暗发笑,味道能不好吗?她婆婆可是国营饭店的大厨,没两把刷子哪敢出来摆摊?
周美芬大大方方的说:“味道好吃就对了,我儿媳妇是北方人,擅长做面食。
发的面好,做出来就松松软软的,皮儿薄馅儿大。
做生意嘛,实诚才能留住顾客,好吃,你们下回再来啊,我儿媳妇儿以后每天早上都过来摆摊。”
“我要两个素包子。”
“给我一个肉包子,一碗豆浆。”
“我要两个韭菜鸡蛋馅儿的。”
……
(http://www.shuyous.com/book/3105990-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