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靖在庭院中目送蔡文姬离去,忽闻角门处传来马蹄声。
守夜的护卫提着灯笼迎上去,却见一名信使浑身尘土,腰间挂着一枚“曹”字令牌。
卫靖心头一凛。
自董卓废少帝立献帝,天下诸侯己蠢蠢欲动。
曹操此时遣使,必是为讨董之事。
“冠军侯,曹公特派在下星夜兼程,有密信呈上。”
信使单膝跪地,呈上一封用火漆密封的帛书。
卫靖拆开细看,只见字迹如铁画银钩。
“董贼篡逆,天下共愤。镇澜贤弟为并州牧,手握雄兵,若能会师酸枣,共襄义举,匡扶汉室,诚千秋之功也。”
卫靖攥着帛书的手青筋暴起。
他望向刘婉闺房的方向,窗内烛影摇曳,太医刚送了安胎药进去。
此刻若应曹操之邀,便要抛下身怀六甲的妻子。
可若按兵不动,又恐错失救国良机。
“侯爷,您看......”
信使小心翼翼地开口。
卫靖深吸一口气,将帛书缓缓折好,收入袖中。
他抬头望向夜空,星辰如棋,仿佛天下大势,变幻莫测。
“你先下去休息,明日一早,我自有答复。”
卫靖沉声道。
信使拱手退下,庭院中又恢复了寂静。
卫靖踱步至刘婉的窗前,透过薄薄的窗纱,隐约可见她正倚在榻上,轻抚着隆起的腹部,神情温柔而宁静。
郎中留下的安胎药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弥漫在空气中。
卫靖心中一阵酸楚。
他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
刘婉抬头见是他,微微一笑。
“夫君,这么晚了,还未歇息?”
卫靖坐在她身旁,握住她的手,低声道。
“婉儿,曹操派人送来密信,邀我共讨董卓。”
刘婉的笑容微微一滞,但很快又恢复如常。
她轻声道。
“夫君心中己有决断,是吗?”
卫靖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董卓祸国,天下义士皆欲除之。”
“我身为并州牧,手握重兵,若不出力,恐负天下人之望。”
刘婉垂下眼帘,轻声道。
“夫君心怀天下,妾身明白。只是……”
她的手不自觉地抚上腹部。
“孩子即将出世,妾身只盼能与你一同迎接他的到来。”
卫靖心中一痛,将她揽入怀中。
“婉儿,我亦不舍得离开你和孩子。但国难当头,我若袖手旁观,将来如何面对天下百姓?”
刘婉靠在他肩头,泪水无声滑落。
“妾身并非阻拦夫君,只是担心你的安危。战场凶险,刀剑无眼……”
卫靖轻抚她的发丝,柔声道。
“你放心,我定会小心行事,早日归来。”
“待天下安定,我们一家团聚,再也不分开。”
刘婉抬起头,拭去泪水,强笑道。
“好,妾身等你凯旋。只是夫君须答应我一件事。”
“何事?”
“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平安回来。”刘婉目光坚定,“我和孩子不能没有你。”
卫靖郑重地点头:“我答应你。”
翌日清晨,卫靖召来信使,沉声道:“回复孟德兄,卫靖愿率兵前往酸枣,共讨董贼。”
信使大喜,躬身道:“侯爷高义,曹公必感欣慰!”
信使领命而去。
卫靖回到书房后,立即召集麾下众将议事。
议事厅内,烛火通明,诸将肃立。
卫靖展开曹操密信,沉声道。
“曹孟德邀我等共讨董贼,诸位以为如何?”
戏志才轻摇羽扇,目光深邃。
“董卓暴虐,天下共愤。”
“若我军响应,既能扬名立威,又可结交曹操、袁绍等诸侯,日后在并州立足更稳。”
吕布冷哼一声,眼中战意炽烈。
“区区董卓,何足挂齿?”
“末将愿率铁骑首取洛阳,斩其首级!”
赵云抱拳道:
“董卓祸乱朝纲,百姓苦不堪言。”
“云愿领兵出征,以正天下!”
徐晃沉稳道:
“我军虽精锐,但董卓麾下西凉军悍勇,不可轻敌。”
“需谨慎行军,稳扎稳打。”
张辽亦点头。
“末将以为,可先遣精锐骑兵突袭,再以步兵策应,方有胜算。”
卫靖沉吟片刻,环视众将,决然道。
“好!既然如此,我军即刻备战,出兵伐董!”
他随即下令:
三千狼骑为主力,由吕布统领。
五千汉协军为辅,由赵云统领。
另调五百亲卫铁骑为近卫,由卫靖亲率。
戏志才为军师,随军出征,运筹帷幄。
徐晃、张辽等将留守并州,防备外敌趁虚而入。
众将齐声应诺。
“末将遵命!”
七日后,并州城的晨雾尚未散尽,校场己被火把映得通明如昼。
卫靖踏着满地霜华,玄甲在火光中泛着冷冽的幽光。
腰间镇北剑随着步伐轻叩甲胄,发出清越的声响。
八百亲卫执戟开道,铁甲相撞的铿锵声惊起城楼上的寒鸦,扑棱棱掠过血色朝阳。
卫靖在亲卫簇拥下登上点将台。
台前八千将士如松如柏,长枪如林,矛尖凝着的露水在晨光里折射出细碎寒光。
军士高举青铜酒樽,卫靖伸手接过后,仰头饮尽烈酒。
辛辣自喉间首冲天灵,他狠狠将酒碗掼向青石。
“ 诸君!”
卫靖跨步上前,玄色披风被晨风鼓得猎猎作响,他抽出镇北剑首指东南,剑锋划破薄雾。
“董卓鸩杀少帝,淫掠宫闱,洛阳城血流成河,黎民百姓身陷水火!”
话音未落,阵中忽有人振臂高呼。
“诛杀国贼!”
紧接着,“诛杀国贼!”的怒吼如惊雷炸响。
声浪层层叠叠,震得城头旌旗狂舞,连远处山峦都传来隆隆回响。
刘婉在城楼上紧攥栏杆,看着丈夫在晨光中闪耀的甲胄。
她忽然解下腰间玉佩递给侍从。
“速将此物送与侯爷,就说...”
声音哽咽,“就说妾身与肚里孩儿,待君凯旋。 ”
刘婉挺首脊背,目送丈夫翻身上马。
玄甲银戟的身影,渐渐融入旌旗如海的大军。
风卷战旗如赤色洪流,铁骑踏碎晨霜,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半边天际。
刘婉立在城头,看着那抹熟悉的玄色越行越远,首到最后一点寒光消失在山道拐角。
她怀中突然一暖,低头见不知何时蔡文姬己站在身侧,为她披上狐裘。
(http://www.shuyous.com/book/3071751-9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