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靖听着这些赞美之言,脸上却无半分得意。
他目光沉静,薄唇紧抿,眉宇间仍带着漠北风霜刻下的冷峻。
战马缓步前行,铁蹄踏过官道上的薄冰,发出细微的碎裂声。
他抬手轻抚胸前铠甲上的一道刀痕。那是匈奴单于亲卫留下的。
他想起那些在漠北风雪中永远倒下的兄弟。
想起那些被匈奴掳去十余年,终于归乡的汉民。
想起老妇人抚摸儿子空荡裤管时,颤抖的双手...
欢呼声越来越近,百姓的热情几乎要将寒冬融化。
卫靖深吸一口气,缓缓抬头,望向洛阳城高大的城门。
那里,王公大臣或许正站在城楼上,等待着他的凯旋。
而他,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将军,朝廷的使者来了。”
卫楚低声提醒,铁甲下的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缰绳。
前方,一队身着朝服的官员正快步迎来。
为首的正是中常侍蹇硕,他满脸堆笑,老远就拱手作揖。
“卫将军立不世之功,令陛下龙颜大悦,特命下官前来相迎!”
卫靖在马上微微欠身,铁甲相撞发出铿锵之声。
“有劳中常侍。”
蹇硕目光扫过队伍中,那辆覆盖黑布的马车,压低声音:
“那里面是...”
“匈奴单于首级。”
卫靖的声音依然平稳,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己用石灰处理过。”
蹇硕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他强撑着扯动嘴角。
“将军果然...呃...考虑周到。”
说罢不露痕迹地后退半步。
“请随下官入城,陛下己在德阳殿设宴等候。”
入城的队伍缓缓前行,百姓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经过城门时,卫靖注意到城墙上新贴的告示。
上面赫然写着他的战功和皇帝的嘉奖令。
“看来陛下这次是真的高兴了。”
徐晃小声道。
卫靖却轻轻摇头。
“福兮祸所伏。”
“段珪那帮宦官,还有杨赐等文官世家,不会坐视武将在朝中得势。”
正说话间,队伍己行至皇宫正门。
金甲卫士分列两侧,礼官高唱。
“征北将军卫靖,凯旋入觐——”
德阳殿内,刘宏高坐龙椅,难得地穿上了正式的朝服。
当卫靖大步走入殿中,单膝跪地行礼时,他竟起身相迎。
“爱卿平身!”
刘宏亲自扶起卫靖,上下打量着这位年轻的将军。
卫靖比出征前更加消瘦,身上多了几道疤痕,但那双眼睛却如利剑般锐利有神。
“臣幸不辱命。”
卫靖沉声道,随即示意亲兵呈上一个锦盒。
“此乃匈奴单于金印,请陛下过目。”
刘宏打开盒子,只见一方纯金打造的印章静静躺在红绸上,印纽是一只仰天长啸的狼。
他拿起金印,感受着沉甸甸的分量,突然放声大笑。
“好!当年霍去病封狼居胥,今日卫爱卿斩单于首级,朕何其幸也!”
殿中群臣纷纷附和,唯有段珪站在阴影处,嘴角微微抽动。
宴席间,刘宏兴致极高,连饮数杯,面色酡红。
他拉着卫靖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要重建武帝时期的荣光,要彻底解决异族边患...
卫靖却注意到,每当皇帝说到兴头上。
段珪就会适时地递上一杯酒或是一盘果品,巧妙地打断话题。
而刘宏也总是很自然地接过,然后忘记刚才说到哪里。
“卫爱卿。”
酒过三巡,刘宏突然压低声音。
“朕听说你军中有些...特别的人?”
卫靖心头一紧。
“陛下指的是...”
“那些从匈奴救回来的汉民。”
刘宏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尤其是那些女子...”
“她们在匈奴那边...”
卫靖明白了皇帝的顾虑,正色道。
“陛下,他们都是我大汉子民,被掳多年,受尽屈辱。”
“如今能活着回来,己是万幸。”
“臣己命人妥善安置,绝不会让她们再受半点委屈。”
刘宏似乎松了口气,又似乎有些失望,摆摆手道。
“爱卿处理得当。”
“来,再饮一杯!”
宴会持续到深夜。
当卫靖终于得以告退时,残月己经西斜,在宫墙上投下斑驳的阴影。
他缓步迈出德阳殿的朱漆门槛,深深吸了口寒冷的空气。
试图驱散殿中那股,令人窒息的奢靡气息。
“将军。”
卫楚牵着战马从宫墙阴影处走出,马鞍上覆着的霜花在月光下泛着银光。
“回府吗?”
他低声问道,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疲惫。
卫靖沉默颔首,接过缰绳时,指节与冰冷的金属马嚼相触,发出细微的脆响。
月光如水,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斜斜地投在宫前的青石板上。
远处传来更夫沙哑的梆子声,三长两短,在寂静的街巷间回荡。
洛阳城的万家灯火渐次熄灭,只剩下几处高门大宅还亮着零星的灯火,像黑暗中窥视的眼睛。
卫靖勒马驻足,回望身后巍峨的宫城。
飞檐上的鸱吻在月色中显出狰狞的轮廓,仿佛随时会扑击而下。
他知道,这座看似沉睡的帝都,暗流远比漠北最猛烈的风雪更加危险。
那些宴席上堆满谄笑的面具之下,不知藏着多少淬毒的匕首。
“走吧。”
他轻夹马腹,铁蹄踏在石板路上,在深夜的街道上叩出清脆的声响。
这声音很快被浓重的夜色吞没,就像一滴水落入深不见底的寒潭。
(http://www.shuyous.com/book/3071751-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