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大获全胜之后,商军却暴露了本性,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战争本己足够残酷,子辛不忍百姓再遭苦难,遂下令沿用西征时的旧策,善待东夷百姓:
“将来都是同胞,何必手足相残。”
然而两人的到来让局面再次失控:商王帝乙和太子受。
此番倾举国一战,让身在殷都的帝乙坐立难安,无时不刻关注战场动态。
当听闻子辛大败东夷,兴奋地差点失态,当即马不停蹄带着太子受前来前线“慰问”。
他对子辛的指挥才能赞不绝口,当然此行还有更重要的目的——
原来帝乙知道东夷这个老大帝国地大物博,族群众多,绝非一战可灭。
而子辛也是首到现在才看明白,其实无论“东夷”、“淮夷”,都是站在自己的视角看待他们,论领土、人口和实力,盘踞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的三个国家势均力敌。
以大商现今的实力,根本没有能力完全吞并及消化。
虽然东夷王早己遁入广大的腹地,不见踪影,但实力尚存,和淮夷一样,卷土重来不过是时间问题。
因此,尽可能占据城邑领土及搜刮财物人口,最大限度削弱对方、壮大自己才是要务。
帝乙深知子辛的脾性,担心他又像西征那样空手而归,于是赶紧“故技重施”前来接管。
在商王面前,子辛的命令自然作废,商军士兵更是乐得执行——本来打仗就是为了捞取好处,若非如此,谁又愿白白拼命呢?
繁华百年的城邑化作焦土,丰饶的东夷大地沦为人间炼狱。
不仅大量财物,数千东夷人被俘虏,男女老少络绎不绝,哭声震天,子辛知道这些俘虏被带回殷都后会是怎样的下场,再次上前劝阻。
商王帝乙指着这些商军说道:“即便孤同意,你认为你能阻止他们吗?”
此时商军上下人人都杀红了眼,尽情释放人性之恶,子辛势单力薄,只能无奈作罢。
打赢了胜仗的子辛,独自在营帐中喝着闷酒,只觉自己与刽子手无异。
“幸好她不在,否则一定会对自己很失望吧。”恍惚间又想起了九歌,一时心情更加难过,一股抑郁难平。
忽然,脑海里又想起了双飞燕的话:“或许你说的东海之岸在东夷?”
对啊,我现在不正在东夷吗?
反正也无力阻止,亦不忍见生灵涂炭,不如现在就出发去看看?
于是子辛向帝乙请辞,欲先行返回鄂国。
商王帝乙大为不解,归国之后,本当举庆典、行祭祀、施封赏,如此盛事,第一功臣竟要先行折返?不过也明白他素不喜祭祀之事,且近来观其神色抑郁,与军中欢腾氛围格格不入。
想想之前屡次拒绝他“善待百姓”的要求,现在这个归乡之请没啥大不了,最重要的是战事己毕,这里有没有他都一样,于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既有归心,早些回去歇息也好,此役辛苦你了。”
……
(http://www.shuyous.com/book/3024270-27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