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一路快马加鞭赶回京都,此时距离女帝登基大典刚过去三日。踏入京都,便能隐隐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紧张气息,仿佛一场无声的战争一触即发。
原来,佛道两教收到女帝信件后,皆意识到这是本教千载难逢的契机。龙虎山与悬空寺向来在宗教地位和影响力方面暗自较量,此番女帝抛出封国教的条件,他们怎会轻易错过。于是,两教使者几乎循着赵恒返程的马蹄印,一路争分夺秒,朝着皇宫疾驰而去,都盼着能抢先与女帝达成合作,使自家宗教成为大乾国教,从而获得无上尊荣与巨大影响力。
这一切纷争的根源,都聚焦在“国师”二字上。
自建国起,大乾的佛教与道教之间的明争暗斗就从未止息。龙虎山的道士宣称“太上老君庇佑大乾”,悬空寺的和尚则宣扬“佛祖显灵护佑江山”。历代皇帝深谙制衡之术,对于封国教一事始终保持中立,乐于看两教相争,仅让它们轮流主持祭天仪式。然而此次,女帝赵倩的信如同巨石投入原本看似平静的湖面,瞬间打破了维持数十年的平衡。信中明确表明,谁能助力国师突破,谁就有机会成为大乾国教。
而这位备受瞩目的“国师”,正是不久前刚认祖归宗的叶雷。
此刻,叶雷浑然不知自己己莫名卷入这场争辩千年的旋涡之中。
今日卧龙山的晚霞格外绚烂,叶雷正在凉亭内悠然品着宫廷玉液酒,惬意地欣赏着桃花。忽然,一阵微风轻轻拂过,赵倩的身影悄然出现在眼前。叶雷赶忙起身,恭敬地躬身说道:“参见陛下。”
女帝目光深深地凝视着叶雷,问道:“外面佛道相争之事,你可听说了?”
“陛下,如此大的动静,臣怎会不知。”叶雷一脸无奈地说道。
“你对此有何想法?”女帝又问。
“陛下,您此举有些草率了。”叶雷劝说道,“佛道之争,本质上是两种宗教在融入大乾传统社会,尤其是与皇权、儒家相结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存竞争。虽说冲突不断,但从长远来看,一方面,双方在论争中相互借鉴吸收,比如道教借鉴佛教的轮回观念,佛教吸纳道教的内丹之术,逐渐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格局;另一方面,佛道之争始终在皇权的掌控之下。”
女帝说道:“我不像你懂得这么多,我只明白一点,我如今身为女帝,一心想帮你。”
迎着赵倩那饱含深情的目光,叶雷不禁妥协了。
“陛下,是臣执念过深了。陛下若认定哪个教是国教,它便是国教;陛下若不认,那它便什么都不是,毕竟皇权至上!”叶雷微笑着说道。
女帝听闻此言,开心地笑了起来,说道:“明天你去与他们见一面,自己权衡判断,做出选择,我相信你。”
“多谢陛下信任,臣定会慎重思量。陛下刚刚登基,诸事繁杂,应以国事为重。臣恭送陛下……”叶雷心中满是感动,但考虑到女帝事务繁忙,还是委婉地下了逐客令。
“元方,你在吗?”叶雷开口问道。
“在呢,老师,您有什么吩咐?”元方回应道。
“对于佛道之争,你是怎么看待的?”叶雷接着问。
“不过是两种信仰之间的差异罢了,您说呢,老师?”元方反问道。
“不完全对,元方。你得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对你来说或许有些难度。其实无论是佛教、道教,乃至儒家,本质上都只是统治者用以教化民众的工具。真正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绝非这些宗教教义或儒家思想。
未来的千年岁月里,佛教、道教和儒家都不会消亡,它们会逐渐交融渗透,共同服务于统治阶层。元方,你一定要牢记,唯有科学,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老师,我需要时间消化,有点深奥……”元方为难道。
“之前我不是跟你讲过嘛?实际上所有学问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关乎人与自然,另一类关乎人与人。而真正推动人类进步的,始终是那些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并非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说。无论是佛道儒哪一家,本质都是探讨人与人关系的,都难以首接推动人类进步。只有专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才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关键所在。”叶雷耐心解释着。
“元方,明天与佛道两大巨头的论道,你要用心学习”叶雷叮嘱道。
“谢谢老师……”
(http://www.shuyous.com/book/3201724-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