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整夜的雨,在快天亮的时候,天晴了。
早晨的空气润的,地上到处都是被雨水冲刷出来的泥沟草叶。
但村民们无比高兴。
旱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来了这一场雨,地里的庄稼这下有救了。
大早上,不少村民都兴高采烈的跑去地里看。
连姚老爷子和赵氏都去的地里。
而姚荧家也很热闹。
昨日去山上采草的村民一早就来了,姚荧手把手教给他们如何浸泡,如何晾晒。
新摘取的龙须草不能用,必须得经历三蒸三晒,首到草叶顺滑柔韧,才可以使用。
姚荧在一开始就和他们说好了,他们来家里帮工,一日的工钱是十文。
村民们学的都无比上心。
家门口就能找到这么好的活干,一日的工钱还不少,这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从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好事。
所以压根没人偷懒。
姚荧院子后不远处就是一条小溪,龙须草被男人们挑去那边浸泡,十分方便。
妇人则将泡好的草叶抖开,铺在地上晾着。
院中忙活的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
除此之外,还有昨日分到肉的人家也不少登门。
给姚荧送点自家腌的咸菜,地里刚摘的菜叶子,或是拿几个鸡蛋。
没一会儿功夫,姚荧的灶房就被堆得满满的。
村民们虽然不富裕,也尽都拿出了自家 最好的东西来感谢她。
菜头一大早就带着黑虎和黄豆在玩。
姚老太也早早过来了,把炖好的野猪肉给她送了一大盆。
看见她这边忙成这样,干脆留下来帮她做饭。
“这雨下的好啊,有了这场雨,咱庄稼地就有救了!
再加上你昨天分的肉,坚持两个月后收了新粮就好了,到时候婆婆给你烙新馍吃!”
姚老太笑吟吟的看着菜头道。
菜头抿着小嘴笑。
她换上了姚荧给她做的新衣裳,一件粉色的小花裙,头上依旧用红绳扎着两个啾啾,就像一朵小喇叭花。
两只小狗欢快的跟在她身边,枝儿和草儿也过来了。
枝儿是来给姚荧送新做好的衣裳。
上次买的布,枝儿自告奉勇的接手,替姚荧做了两身外裙,一身里衣。
一套淡青色,一套鹅黄色,都是适合年轻女子穿的。
里衣就用的最普通的细棉布,但针脚平整,裁剪合身。
衣服上虽然没有过多的花样,但穿起来十分舒服。
连菜头的小衣裳都是她做的。
姚荧没想到枝儿的手艺竟然如此好,不吝夸赞道,“咱们枝儿真是生了一双巧手,要是能送去学学女红,以后说不定十里八乡的人都得来找我们枝儿做衣裳呢!”
枝儿脸红道,“三姐,你少打趣我了……”
草儿却在旁边笑嘻嘻的道,“西姐早就说了,也想像大姐一样做东西挣点钱,然后想去布庄找师傅学制衣,她就喜欢干这个!”
枝儿气的拧了草儿一把,道,“我就随口说说……”
草儿嬉笑着跑远了。
但姚荧没有错过枝儿眼底的亮光,她是真心喜欢这个。
如果在昨夜之前,她也许会规划一下,送妹妹去学习制衣。
但现在,那些灾难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临,学制衣的事怕是遥遥无期了。
但她也没有打击枝儿,还笑着鼓励她道,“行,等以后咱家有钱了,姐姐就给你找个好师父!”
“嗯。”
小姑娘快乐的咧了嘴,跑出去帮妇人们干活了。
看着所有人脸上的笑容,听着她们对未来的憧憬,姚荧则心头沉沉。
她在心头盘算着,第一场大灾难洪水是什么时候来临的。
书中并没有说出明确的时间,只说秋后的第一场暴雨,开始下个不停。
如今是七月份,距离入秋只有两个月了。
她如今能做的,只有早做准备,多囤粮,多攒钱!
所以姚荧半刻不敢耽搁,让姚老爷子又找了村中几个会做木匠手艺的老人,一起打造了十多台车床。
等龙须草被晾晒的差不多后,姚荧又从村中选了二十多个心灵手巧,又心性好的妇人。
开始手把手的教她们织席,算作第一批学徒。
这样一来,她的一条龙小作坊就初步有了雏形。
有每日上山采草的,有负责挑选浸泡晾晒的。
有专门打磨草叶的,还有织席的。
每个人分工不同,这样下来,姚荧就基本雇佣了近西十多个人。
每家出一人,半个村子的人都有了营生。
当然,在正式雇佣他们之前,姚荧也都让他们签了契书。
银钱按每日十文,一人一个月就是三百文钱。
全村都快高兴死了。
自姚荧回村后,又是给分肉,又是给大伙营生,她都快被人当成菩萨供起来了。
笑的最合不拢嘴的自然是老里正,凡是姚荧的要求他无不答应。
连姚荧提出包下祠堂旁边的一大片空地,临时搭个棚子做工房他都同意了。
还亲自替姚荧拟了契书。
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村中木匠李大柱跑过来毛遂自荐,说愿意替姚荧做车床。
每架只收取三十文手工费。
但姚荧一见这人就认了出来。
这不就是之前分肉,来闹事的那个李婆子的儿子吗?
这李大柱都快三十岁了,听说前两年死了老婆,留下了一个儿子,在家中和老娘妹妹一起生活。
这李大柱看起来挺老实的,而且有木匠手艺,平时不愁吃喝,也算是村里难得的殷实人家。
姚荧对他不熟悉,但她不喜欢李大柱看她的目光。
那眼神粘黏油腻,就像是把她扒光了看一样。
姚荧心头恼火,只恨不得把他的眼珠子都抠出来,当即就拒绝了他。
别说还要给钱,就是上赶着给她干活,她也不能收这种人!
李大柱不甘不愿的走了。
姚荧没再搭理他。
有了人手后,她的凉席进度就快多了。
姚荧亲自督促,几天后就出了第一批席子。
自然不是她上次卖的那种精织席。
而是普通的编织,花样简单,颜色就是最普通的草黄色。
但比起这个世界原有的草席,也算是精致多了。
草叶平滑,触手沁凉。
因为上手简单,第一次就织出了十五张。
村民们看到了也都啧啧称奇。
他们也睡惯了草席,但这样柔软滑溜的还是第一次见,而且一点都不扎人。
(http://www.shuyous.com/book/3197781-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