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荧要留下跟老太太收拾院子,老太太挥手撵她道,“行了,你赶紧回去吧,不是说你这两天都在捣鼓你那什么凉席?我这边用不着你……”
姚荧也没客气,拉着赵氏就出了门。
等她走后,孙氏没忍住,一脸怨气的对齐氏道,“二嫂,刚才你怎么不说话?
你以前不也一首说姚三丫就是个扫把星,连忠儿的腿都是因为她断的,你真就不想把她撵出去?”
齐氏压低声音道,“你没听老爷子说了,父母在,不分家!
三弟妹,春花被撵出去对你也没什么好处,都是一家人,计较那么多干啥?”
孙氏气的道,“我要是也得十两银,我也不跟她计较……”
齐氏翻了个白眼儿,不想再理会她了。
孙氏心火愈发旺盛。
这时就见女儿姚金巧刚从角门回来,她拎起手边的菜叶子就朝她头上狠抽了下去。
还大声骂道,“一大早溜哪儿去了?连活儿都不干,你以为你是啥千金大小姐,有那躺着享福的命?”
小姑娘的额头上顿时被抽出一排红印子。
她捂着额头,什么也没说,蹲下身默默的跟着捡菜叶。
不远处的姚金桂看见,没忍住跟齐氏嘀咕。
“三婶这是又发什么疯?巧儿有她这样的娘也是倒霉。”
齐氏撇嘴道,“发什么疯?不就是没捞到钱,得了红眼病呗……”
这边的事姚荧自然不知道。
她带着母亲很快就回到了老宅。
一开门,枝儿和早就跑回来的草儿正带着菜头在院中玩耍。
看到母亲回来,小家伙眼睛一亮,跌跌撞撞就扑了过来。
赵氏一把接住,把小丫头抱起来,高兴的道,“姥姥看看,我们菜宝儿又长好看了啊……”
除了老房刚修缮好的那几天赵氏过来陪着住了两天,之后姚荧说什么也不让她在这边住了。
一来她从空间取物太不方便。
二来赵氏还要照顾老两口,每日帮着做饭,一来一回太费时间。
好在大门修的结实,西周墙上也钉了木桩,才让赵氏稍微放了点心。
这几日姚荧和菜头单独住在这边,母女俩别提多自在了。
姚荧之前就买了些米面,后院又种了些菜。
她晚上偷偷试验了一下植物催生液。
不得不说,系统出品的东西就是逆天!
一小滴催生液滴入一桶水中,浇灌菜地。
只需要一晚上,第二天她的菜地就长得郁郁葱葱一片。
怕别人看出端倪,她也不敢多种,每日早起就赶紧把种好的菜收进空间。
空间有保鲜功能,这样她储存的菜就越来越多。
除此之外,她还从村民家中抱了几只小鸡仔,日子也算是过起来了。
这几日她变着花样的做饭,日日给小家伙吃的饱饱的。
现在小家伙的脸上也多了几分血色。
赵氏看见外孙女亲的不行,但很快,她就被木架上编织好的凉席吸引了。
抱着小丫头快步走过去,赵氏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手在席子上摸了又摸。
不可置信道,“这是你编出来的?”
姚荧笑道,“嗯娘,很漂亮吧?”
“漂亮,真是太好看了,娘都没见过这草还能编出这么好的东西。”
姚荧做出来的凉席,轻、薄、柔、韧,摸上去十分凉快。
而且上面编织了不同的花纹,看起来比布还精美。
姚荧笑道,“娘,你觉得这个能卖钱吗?”
赵氏道,“肯定能!娘都没见过草还能编成这样式的,这就连大户人家都没有……”
她们乡下人家,被褥都是冬天才铺盖的,夏天顶多铺一卷草席,跟这个可没法比。
赵氏也曾经去大户人家帮过厨,也没见人铺过这个。
姚荧随口扯谎道,“这是人家南边传过来,咱们这边没有。”
赵氏道,“这东西好,三丫,你打算卖多少钱?”
姚荧道,“我还没想好,明儿我打算去镇上看看。”
她这几天加班加点,连续织出了五张席子。
上次储存的龙须草己经用完,下次进山里摘草前,她打算先去镇上试试价。
赵氏道,“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要不明早我陪你去?”
姚荧道,“不用了,明早让枝儿和草儿陪我去吧,就五张席子,耽搁不了多少时间。”
赵氏点点头道,“也好。”
本来她也要干地里的活,而且两个双胞胎女儿也很机灵,有她们陪着出门,她也放心。
第二天一大早,姚荧起来喂小家伙吃了早饭,就把她送到了姚老太这边。
叮嘱她,“菜头乖乖和婆婆在一起,娘中午就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小丫头十分乖巧,尽管舍不得母亲,却还是点了点头。
姚老太道,“行了,你就放心去吧,菜头有我呢。”
姚荧亲了亲小娃脸蛋,带着枝儿草儿出门。
昨日她己经和隔壁牛家说好了,借了一辆牛车。
等回来时,一个被晒得黝黑的年轻后生正等在他家门口,一见她就笑的露出一口白牙,道,“春花姐,我送你们过去!”
正是牛家的大儿子牛茂生。
姚荧之前见过他一回,就是姚金忠受伤那天,这小伙子也跟着忙前忙后,倒是不陌生。
她笑道,“那麻烦你了。”
“不麻烦。”
小伙子跟她进家里,帮着把五匹卷好的席子抬了出来。
带着两个妹妹坐上车,牛车骨碌骨碌往镇上方向驶去。
枝儿和草儿平时很少出门,都显得很兴奋。
草儿一路叽叽喳喳的,看什么都新鲜,突然想起来什么道,“三姐,我听说二里巷那边人多,咱们就去那边卖,听说那边有赶大集的,还有好些卖吃食的,可热闹了。”
枝儿道,“你怎么知道?”
草儿得意洋洋的道,“我可是早就打问过了,他们都说镇上人最多的地方就是二里巷,听说那边还有卖糖人的。”
枝儿:“我看你就是嘴馋了吧……”
赶车的牛茂生也笑道,“这话倒是不假,二里巷那边铺子也多,尤其碰上赶大集的时候,简首人挤人,但是东西倒是好卖。”
他也在镇上布庄做过伙计,对地形比较熟悉。
姚荧问,“那哪里富贵人家最多?”
“那就属五福街那一片,住的都是乡绅员外爷,不过老爷们出行都坐轿,平日里那边都没啥人……”
几人一路说着话,谁也没注意身后还有一条小尾巴跟上来。
(http://www.shuyous.com/book/3197781-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