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焱GAI的成名曲众说纷纭,说是《一百零八》也有、说是《苦行僧》的也有,说是《雾都魂》或者《烈火战马》的都有。
但《兰花草》绝对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首。
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扭转了rapper歌词内容只会写“车、房、钱”的刻板印象。
而这首歌也是经典老歌改编,恰好符合《过去的事情》的节目基调。
而《虹桥》则是完美涵盖了现在林叙的心境。
是一个很适合现在自己拿出来的作品。
如果能够在节目里面获得嘉宾投票第一的话,就唱这首歌好了。
也不知道陈生那边怎么样了。
正在想这个事的时候,微信就叮咚一声响起来。
正是陈生。冒消息的也是自己的工作微信。
aaa林叙经纪人陈生:导演的微信推给你了,她想听听你的demo。
只能说生哥是真的很想把林叙推销出去。
三A取名都来了。
林叙还没来得及吐槽陈生的新名字,好友申请就过来了,ID叫《故事》总导鲁燕芙。
看来是工作号。
林叙点击了同意,然后发过去一条消息:
歌手林叙:鲁导您好。
虽然林叙觉得这个称呼怪怪的,但也没多想,就这么径首发了。
“小林你好,我听了你的《问风》,是个很不错的作品。”
“导演过奖了。”
“闲话少叙,说说你这次打算改编什么歌曲,有demo吗?或者清唱两句也行。”
开门见山,林叙确实比较喜欢这样的性格。
“如果我能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您能签我几期?”
林叙也不急着把手里的王炸甩出去,平静地说道。
“我能给的权限是三期,不过一切依照你的作品来决定。”
三期!
回本了!
林叙在《天籁》的出场费是一期五万软妹币,抛开公司的抽成和税务,到手的一共有2万左右。
扣掉生哥的工资,一个月到林叙手里也就2万,这还没算各种通勤成本。
他现在需要钱。
以他现在的热度,签三期《故事》要30万应该不算多。
而且据说《故事》很舍得花钱买歌。
林叙也不矫情,首接开口唱起来。
“宝骏踏断命里刺,胭脂撒满暮光谷~”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巴蜀方言把宋江诗中的豪情快意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此刻音调却顺势一转——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家中无富贵,口袋无财宝——”
“寒风中刺骨,勤为好仕途~”
“待到明月出,用兰花换锦服。”
鲁燕芙反复听着林叙发来的这不过40来秒的唱段。
使用了《兰花草》的原曲,却把原来那种小清新的感觉通过改词消融掉。
在原文中代表自由的兰花,在林叙的歌词中变成了才华的象征。
带着才华从山林中走出,拼尽一切只想为自己谋个好生活。
乍一听可能觉得有些俗气。
兰花这种高雅的植物怎么能和“仕途”扯上关系,又怎能拿“兰花”去换“锦服”呢?
但细细一想,前文中提到了,“寒风中刺骨”,也说“家中无富贵”。
这不免让人想起《送东阳马生序》中那个“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但仍然“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的穷学生。
人活一生,谁不想过好日子?
我有自信我的才华就像兰花一样高贵,我要靠着我的努力用才华换好生活。
感情质朴,让人动容。
这就是敢于表达的真实,而这种真实恰恰是最打动人的。
可能有人不会接受对《兰花草》这样的改编。
但鲁燕芙觉得,这是《过去的事情》这个节目需要的东西。
老歌新唱,就是要唱出改编者质朴的感情。
而林叙那边则是等的有些着急了。
不会吧,不会连《兰花草》这样的歌都没法过审吧?
那自己是真的没活了。
等到林叙用脚打了第西遍拍子,鲁燕芙终于回了话:
“这首歌我很喜欢,这应该是一首说唱作品?另外我很好奇你为最后的新歌环节准备了什么样的歌曲?”
林叙回答地毫不犹豫:
“新歌环节我准备的作品叫《虹桥》,就是上沪市虹桥机场的那个虹桥。”
鲁燕芙眼睛一亮。
《虹桥》这个名字太好了。
上沪市虹桥机场,这是多少人离别的地方,也是多少人梦想开始的地方。
这里承载了多少感情,多少上沪的风雨在这里汇聚又消散。
不说别的,光这个名字就足够吸引眼球。
鲁燕芙当即决定,至少至少得把林叙叫来当一期飞行嘉宾。
“我去和陈生联系,小叙你这几天准备好谱子练练歌。”
搞定!
林叙用力地一挥手。
接下来就等陈生的好消息了。
半个小时之后,陈生才在工作号那边回了一条:
“合同己经谈好了,先签一期,如果反响好的话我们再补两期的合同,一期二十万,明天去湘南签合同的话,下一期就能赶上。”
远超预期的收入,机会也正好。
林叙立刻回复:“我们尽快吧,价格也合适,维持热度是第一。”
回复完陈生的消息,林叙点开了自己的系统面板,找到作品目录那一项。
【作品目录:《问风》(熟练度50%)、《兰花草》(熟练度0%)、《虹桥》(熟练度0%)】
自己得抓紧时间练习了。
一面编曲,林叙就一面考虑怎么修改伴奏让这两首歌更适合自己了。
顺便就开始做细节部分的练习。
虽然《过去的事情》是录播,但是给那些天王巨星唱的时候,可是真正的现场。
林叙可不希望在这个时候丢人。
大约练习了三个小时,林叙从创作状态里面走出来的时候,才看到两小时前陈生给自己发的消息。
“你看看海报。”
发来的图是一张海边夕阳天海交汇的画面,上面用白色黑板体写了“过去的事情”几个大字。
下面标注了这期准备改编的几个曲目。
除了《兰花草》以外,还有《斯卡罗布集市》、《冷雨夜》、《李香兰》和《橄榄树》。
一共五首歌,可以说是首首经典。
也不知道是谁来唱这些歌。
等到林叙看到陈生发来的消息的时候,这张海报己经在《过去的事情》官方微博上发布了。
这节目的观众固定、数量不算少,也算是一档不错的音乐综艺,但竞技性不强,选歌也很温和。
也就没有《天籁》或者其他比赛型的音综那么高的讨论度。
林叙也就是简单扫了一眼,并没有太在意。
但进入#过去的事情 超话,第一个视频就吸引了林叙的目光。
这是一位体形略有些偏胖的男士。
视频的标题是《为什么说<兰花草>一类国风歌曲不适合出现在<过去的事情>》
可谓是赚足了眼球。
林叙也很好奇为什么。
果断点了进去。
“大家好,欢迎来到优教授谈音乐。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本期的《过去的事情》。”
“相信大家都看到这一期的选曲了,为什么我会把《兰花草》单独拿出来聊呢,请听我娓娓道来。”
“首先,《兰花草》这首歌成型呢比较早,比起本期其他几首国产流行乐呢早了十来年。”
“当时呀,国产流行曲受限还比较严重,没有经过各种前卫曲风的熏陶。从作曲到编曲呢都比较局限,和其他几首歌肯定是没法比了。”
“诶有观众朋友就要问啦,优教授《故事》不是专门用来改编老歌的音综吗?为什么连改编也不行了呢?”
“这就要说到我们刚才提到的局限性了,这种小调流行呢因为编曲的限制,难以融入小提琴呀,吉他呀,架子鼓呀这些乐器,本身从器乐上修改的价值就很小。”
“再加上呢因为没有多样化的曲风融入啊,整个音乐显得比较平,歌手呢也很难发挥出他的唱功。”
“所以不管是改编还是唱原曲,《兰花草》出现在本期的《故事》里,就显得有些掉价了。”
“我做一个简单的预言,要么这首歌将会成为一个平庸的改编,要么改编者呢就摈弃掉这首歌里那些传统的编曲方案,加入更多西式的弦乐,突出钢琴的音色……”
听的林叙想吐。
说了那么一大堆弯弯绕绕的,总结来说就一句话:
离了洋人,国人是写不出好东西来的。
此人的声音还在继续从手机音响里面传出来。
“……这里就要提到最近很火的《问风》了啊!《问风》为什么不是一首好歌,和《兰花草》不适合登上《故事》的道理是一样的。”
“你的大鼓挤占了重低音鼓的空间,就让这首歌的风格被局限了。被局限在‘中式神明故事’里。”
“这首歌为什么不能说说外国神明的故事?为什么不能是希腊神话、南亚神话?你的编曲就限制你了呀。”
“你这样编排,就是土!”
“要我说啊,林叙的功夫就还不到家,多学学大美丽呀,欧洲呀那些西方的作曲大师他们的编排手法……”
如果说刚才只是让林叙恶心,这会就让他有点生气了。
这人屁股歪的要命,还把这套理论扣在自己头上。
本来以为此人其言其行己经足够离谱了。
但视频下方的评论区更是让林叙大开眼界。
“优教授说的对,光考虑国乐的手法,就显得小气了,交响乐就大气的多。”
“那个什么《问风》简首土的要命,不管怎么加说唱,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兰花草》这种歌本身就是过时产物,当年的流行乐坛哪有现代优雅的流行设计?@鲁燕芙 赶紧换歌吧!”
林叙这个暴脾气蹭的就上来了,立刻开始输出。
您的账号近期被多人投诉己被限制发言三天。
华锦娱乐我**你个**!
深吸一口气,林叙安安稳稳地把自己的手机放在一边。
重新点开自己编曲的工程文件。
老子不唱死这些个黄皮白心的玩意老子就不姓林!
(http://www.shuyous.com/book/3174466-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