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能不能今晚上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章 能不能今晚上开始

 

这天晚上,团支书许之光和宣传委员来教室询问谁出过黑板报,说是系里两天后要检查各班黑板报。

许之光问了好几次也没人回应,看着有些失望。林一沐犹豫好久,还是举起了手说她出过黑板报,可以试试。

许之光一扫失望的神色,眼里神采飞扬,立刻冲她说道:

“能不能今晚上就开始?”

“好,我试试。”林一沐答。

几人说干就干,立刻分工合作。许之光负责找素材,宣委负责设计版面,林一沐负责画插图、写标题。

其实林一沐没有学过画画,只是兴趣使然喜欢自己画着玩而己。小时候看武侠小说,里面的插图就是她临摹的对象。那时候没有什么兴趣班,但她画画真的是兴趣。

初一的时候她画仕女图还被美术老师称赞过。后来又画动物,有一幅铅笔雄鹰展翅被堂兄拿了和他的小兄弟们炫耀去了。

她画画没什么章法,喜欢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画出来倒是没有什么匠气。“不匠气”这个词是后来参加书法比赛的时候,书法老师对她字的评价。

字倒是确确实实练过一阵子。那还是小学的时候,书法老师是村里早就离休的老教师,姓董,据村里人说前清的时候中过秀才。(小时候林一沐不懂,后来学了历史才知道这不可能是真的。因为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是1904年的甲辰科,第二年也就是1905年,从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完成了它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使命,寿终正寝。董老师70多岁的年纪,应该是出生在清末民初前后,那时候的科举制早己废止。)但这并不妨碍林一沐喜欢董老师和他的书法课。

董老师身高一米八几,腰板挺首,仪态从容,走起路来迈着古代人才有的西方步。在林一沐的记忆里,董老师夏天的时候总是穿着一件白色的确良短袖衬衫,黑色的卡长裤,被师母浆洗得纤尘不染,一丝褶皱也无。脚上是师母手工缝制的黑色千层底布鞋,手里面拿一把自己题字的折扇,稀疏、半白的头发往后梳理得油光水滑、一丝不乱,后退的发际线显得整个人更加睿智。五官立体,脸色红润,讲起课来声若洪钟,一站上讲台,整个人不怒自威。

董老师建国前就在村小学当老师,建国后转了公办。家里只有一个女儿,和女婿一起在济南生活工作,几个月回来看望老两口一次。老师闲来无事,便被学校返聘回去教授书法,继续为村里的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林一沐的爷爷、爸爸都是董老师的学生,村里大多数人家也都是这样的情况。

到林一沐上小学的时候,董老师己经近八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声如洪钟。

林一沐喜欢写字,确切地说是喜欢字。小时候家里穷,但凡看到有带字的纸她都要捡起来看,不认识就到处问。董老师也不知道是不是喜欢她爱问东问西,每周的书法课都要站她身边指点一二。

就这样,跟着董老师练了三年毛笔字,到后来林一沐都可以代替老师给低年级的孩子写描红。

很可惜的是,上初中以后,董老师被女儿女婿接走了,她再也无人指点,加上课程多,慢慢就放弃了。

尽管如此,林一沐的字还是比大多数人要好一些,写出的字不管笔画还是结构,以及笔画间的起承转合,都能看出来是练过的。所以,完全可以胜任出黑板报这个任务。

黑板报渐成,好多同学都过来围观,惊叹于林一沐既能写又会画的多才多艺。

林一沐没有说,其实,她从初中到高中,当了六年的宣传委员,黑板报也出了若干期。

也因为字写的板正,后来教中古史的老教授总来找她誊写论文。于是,林一沐的课余生活又增加了一项。

因为出板报和迎新晚会,林一沐跟许之光接触多了起来。

她发现,这个操着一口并不流利且带有浓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的男孩儿,做事还挺细心的。

比如,她练节目或者出板报走得晚了,他总是借故不走等着她,和她一起走到宿舍楼下,看她进了楼门再转身离开。

下了晚自习往回走的时候,他总是走在路牙石一侧,怕她会因为光线暗看不清踩了路牙石跌倒。

林一沐从来没有跟任何一个男孩子如此相处过,感受到他的善意,心里也暖暖的。

苦逼的军训生活因为有了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终于不再那么难熬。


    (http://www.shuyous.com/book/317127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