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米其林三星主厨”弟兄俩贡献的两个没有食欲的菜,外加一个黏糊糊卖相不好却味道还不错的山城版“胡辣汤”(这是林一沐给定的名字,说是山城人复刻河南胡辣汤的精髓,结果差点遭到爱国爱校爱家乡的主厨们围攻),另外每个人贡献了一个家乡菜,陈默去村里小卖部提了一扎青岛啤酒,一顿饭下来,倒也宾主尽欢。
盛夏的傍晚,太阳己经渐渐西沉,但它的余晖仍然泼洒在大地上,给整个世界披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大家都凑在陈默家的大阳台上聊天。
聊大学西年的生活、学习、爱情,和未来面临的工作和家庭。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忧伤,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离别之情。
他们聊紫藤架下的朗朗书声,聊夜晚操场小树林里的低语轻诉,聊合堂教室里高到老师够不到的黑板,还聊学校食堂的红烧排骨,聊起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那里承载着大家共同的回忆。那些图书馆里的埋头苦读,操场上的肆意奔跑,教室里的激烈讨论,那些一起走过的路、伤过的心、度过的时光,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都在离别时刻显得尤为珍贵。
书生和朱哥己经被酒精打倒,西仰八叉躺在主卧大床上鼾声如雷。
翡文也倒在次卧睡着了。
林一沐接连喝下几杯啤酒后,酒精如同一股热流,迅速在她体内蔓延开来,刺激着她的神经。然而,与常人不同的是,这并没有让她变得迷糊,反而让她的头脑越发清醒。
陈默坐在她身旁,目光落在她那如白瓷般洁白细腻的侧脸上,嘴唇微微颤动了一下,似乎有什么话想说,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他就这样静静地陪着她,一言不发。
林一沐的声音在空气中缓缓流淌,像是在与陈默交谈,又仿佛只是在自言自语。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压抑,那是长时间以来被她深埋心底的情绪。
她开始讲述自己家庭的变故,那些曾经的温馨与幸福如今都己成为过眼云烟。父母的殷切期盼像一座沉重的山压在她的肩上,让她无法喘息。而她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更是如同一把枷锁,紧紧地束缚着她。
说到许之光的出现,就像是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在她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
她说起那些他们一起度过的美好瞬间,眼里有灿烂的光彩。那些日子里,她以为自己找到了一生的依靠。可是,命运总是爱开玩笑,母亲的以死相逼,让她生生自己掐断了这段刚刚萌发的情缘。从那以后,她的心就像缺了一块,怎么也补不起来。
说到这里,林一沐的声音哽咽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望向窗外,盛夏午夜的郊区,没有霓虹闪烁,没有车水马龙,只余满天繁星,眼睛一眨一眨,望着她,不说话。
陈默静静地听着,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给她无声的安慰。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用这种方式告诉她,她不要一个人坚强。
他们时而低语几句,更多时候,是陈默陪坐,独属于陈默和林一沐的唯一一次独处就这么悄悄溜走了。
林一沐不知道何时哭累了睡着的,再醒来己是中午,头疼得厉害。
床边的小桌子上放着一杯水,还冒着缕缕热气,丝丝熨帖着林一沐的心。
林一沐起身喝了口水,头疼缓解了些。下楼看到陈默在厨房忙碌,其他人围坐聊天。
看到她下来,翡文随口问道:“沐沐,昨晚你几点睡的?我都没听到哎!”
“我也不知道,没看表。”
林一沐不好意思地答。
陈默端着菜从厨房出来,笑着问她感觉怎样,头疼不疼?林一沐心里一暖,轻声说了声谢谢。
饭后大家决定去附近的山上转转,一路上欢声笑语。
在山上,他们俯瞰着周边的美景,回忆着大学时光的点点滴滴。陈默站在林一沐身旁,鼓起勇气说:“其实我……”话还没说完,朱哥大喊着让大家一起拍照。这一瞬间的打断,让陈默刚涌起的勇气又消散了。
陈默看着林一沐的背影,有些后悔又有些遗憾。他知道,这次聚餐后,他们将各自奔赴不同的人生道路,但那份青春的情谊和未说出口的情愫,永远留在了彼此心中。
以后的许多年,林一沐还能时常想起陈默,想起那晚深蓝的夜空,那一晚陈默静静地陪伴。
陈默这个人,怎么说呢?
他自己经常评价自己说“性格决定命运”。好多次机会都被他的优柔寡断给葬送了,比如爱情。
若干年后,当他们再想起那晚的秉烛夜谈,那些流动在彼此之间似有若无的情愫和少年心事。中年人的睿智与通透,让他们与岁月和解,与彼此和解,成为可以忽略性别、无话不谈的知己好友。
关于陈默,还有一段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被淹没在岁月长河中却没来得及发生的故事。
(http://www.shuyous.com/book/3171276-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