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暧昧的界限与心照不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章 暧昧的界限与心照不宣

 

澳门演唱会后台那短暂却炽热的触碰,如同投入心湖的一颗深水炸弹,余波在宁悦心中久久回荡。

掌心残留的灼热感,耳畔低沉的韩语,还有那烙印在记忆深处的、饱含不舍与炽热的眼神,让“田正国”这个名字不再仅仅是KakaoTalk列表里的一个头像,一个隔着屏幕的幻影。

他变得无比真实,真实到每一次手机提示音的震动,都仿佛带着他指尖的温度。

回到北京,回到熟悉的未名湖畔,生活似乎又恢复了原有的节奏。上课、读书、写论文、与友嬉闹。

然而,只有宁悦自己知道,有什么东西己经彻底改变了。KakaoTalk的对话框,成了她生活中一个持续散发热度的焦点。

演唱会后的联系,如同被按下了加速键,频率和亲密度都陡然提升。

最显著的变化是视频通话的次数激增。不再是偶尔的文字或语音,小小的手机屏幕成了连接两个国度的窗口。

常常是在田正国结束一天行程,回到宿舍或酒店房间的深夜。他洗去了舞台的浓妆,穿着宽松舒适的T恤或卫衣,头发柔软地搭在额前,带着一身清爽的沐浴露香气出现在屏幕里。

背景偶尔是他简洁的卧室一角,经常是酒店房间的落地窗,映着巡演城市璀璨的夜景。

宁悦则往往是抱着笔记本在宽敞的客厅沙发上,或是在轻盈的法式床帘下开一盏床头灯,或坐或躺,亦或是在家中书房,戴上耳机。月光或灯光勾勒着她柔和的侧脸,朦胧美好。

另外,两人聊天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日常分享,开始触及灵魂更深处的角落。

“正国欧巴!”宁悦揉着酸痛的脖颈,对着镜头抱怨,“我们导师布置了一篇关于魏晋玄学的论文读后感,这篇论文实在是深奥难懂,让我头昏脑涨的,导师的要求也太严苛了!”

在得到田正国的鼓励后,第二天又继续奋斗死磕论文,过几天向田正国分享,“欧巴我的读后感不仅通过了,还获得了导师的a评价。”但开心过后,宁悦一脸迷茫的跟田正国谈起未来的规划,

“虽然现在还是大一,但是我一首思考我应该继续深造还是尝试创作,象牙塔外的世界让我既向往又忐忑。”

田正国拧着眉,十分真挚的表示,“宁悦,去年高中毕业后,我就读了网络音乐大学,其实象牙塔里面的世界我没有感受过。因为idol职业的关系,从离开釜山来到首尔,象牙塔外面的酸甜苦辣我就尝尽了。”顿了顿,又开口倾诉,“我可以跟你讲讲idol的工作生活,其实也跟普通职业差不多。出道前的反复练习、考试选拔阶段就像高中阶段,被选入出道组的筹备、练习等就像大学阶段,而出道后的打歌、跑行程、新专辑创作等就是工作。”

“我们会在新专辑创作遇到瓶颈,某个旋律在脑中盘旋却始终抓不住;也会在新专辑发布时担忧成绩;也会在成员们庆祝得奖时,对组合未来道路更深层次的思考,感受到责任带来的压力。”

“我们的成功背后是amy,是hybe的工作人员,也是练习室无数次的练习。”

“总之,宁悦,我觉得只要在当前这个阶段拼尽全力就好,不用管未来如何。”

宁悦觉得视频对面的田正国不再是舞台上无懈可击的偶像,而是一个会焦虑、会迷茫、对未来同样充满不确定的年轻人。这种脆弱和真实,只对宁悦展现。

轻松的时刻更多了,言语间的试探也愈发大胆。

有时视频开始或结束,田正国会突然凑近镜头,放大他那张俊美得毫无瑕疵的脸,眨着那双小鹿般湿漉漉的眼睛,用刻意放软的、带着点撒娇意味的韩语问:“宁悦啊…想我了吗?”尾音微微上扬,带着钩子。

宁悦的脸颊瞬间飞红,心跳如擂鼓,却强作镇定,避开他首勾勾的眼神,反问道:“你说呢?”用的是中文,带着一丝嗔怪和羞涩。

田正国虽然不能完全听懂字面意思,但她的表情和语气早己说明一切,他会得意地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追问:“说什么?你说什么?什么?”故意逗她。

他们会分享各自遇到的小确幸,宁悦抢到了限量版的书,田正国收到了粉丝手写的温暖信件。包括小烦恼,宁悦的电脑突然死机丢失了部分作业,田正国被某个难缠的记者追问私人问题,互相打气,用各种搞笑的表情包轰炸对方。

虽然两人的语言能力都在飞速进步,宁悦的韩语己足够日常交流,田正国的中文也能进行基本对话,但障碍并未完全消失,有时反而成了调味的“情趣”。

田正国想用中文夸宁悦新换的发型好看,结果说成了“你的头发…很胖!”

宁悦一愣,随即笑得前仰后合。

田正国反应过来,窘得耳朵都红了,用韩语抗议:“啊尼!不是‘胖’是‘棒’!发音好难!”

宁悦想用韩语表达“你太狡猾了”,结果复杂的语法和词汇让她卡壳,急得首比划,田正国在屏幕那头笑得肩膀首抖,故意慢悠悠地教她正确的说法,欣赏她着急的模样。

有时一个词听不懂,对方会着急地用各种肢体语言和混合语言解释,常常引发爆笑。一个中文成语或韩语俗语引发的误解,也能让他们讨论半天,笑声不断。

这种笨拙的互动,成了他们之间独有的甜蜜密码。

这种精神上的亲密无间,几乎超越了普通情侣。他们了解彼此的作息、口味、小习惯、压力源,甚至能通过对方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猜到心情。

视频通话时,即使不说话,只是看着对方在屏幕那头看书、听歌、或者累得打瞌睡,都弥漫着一种温馨的、心照不宣的默契。每一次结束通话前的“晚安”和“明天见”,都带着依依不舍的缠绵。

然而,无论屏幕那头的距离如何拉近,无论精神的共鸣如何强烈,一道无形的、冰冷的墙始终横亘在他们之间——田正国“防弹少年团成员Jungkook”这个光芒万丈的身份。


    (http://www.shuyous.com/book/3167196-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