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帝都星科院,黎院长主持完会议后,负责导航通讯项目的王教授并未离去。
王教授向黎院长汇报,经过周末的深入研究,吴边提供的代码大部分己被破解并理解,但仍存在一些棘手问题。部分算法和设计思路极为新颖,是他此前从未接触过的,有几个关键要点,更是让他琢磨不透。黎院长听闻,不假思索地建议王教授首接与吴边沟通交流,想必能解决这些难题。
然而,王教授却面露难色,坦言之前询问吴边学历时,得知吴边大三尚未毕业,当时吴边明显表现出不悦。他担心自己亲自去与吴边沟通,效果恐怕不佳。这些教授们向来注重资历,对此,黎院长颇感无奈。
于是,黎院长缓缓开口,给王教授讲起故事:“王老啊,虽说咱们身处星科院,沾染了些学术气息,但归根结底,我们还是军人。
在战场上,一切以胜负论英雄,看人、用人都不能拘泥于常规。看人,首先要看人品,其次是能力,最后才是学历和资历。就拿黄继光来说,他用血肉之躯去堵碉堡的机枪眼,那时哪有什么资历和学历可言?支撑他的,是满腔热血和坚定信念!所以说,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吴边能主动无偿献出代码,即便最初是为他那蒙冤的军人老乡鸣不平,即便他对军队内部的腐败现象心存疑虑,但归根结底,他富有正义感,真心热爱国家,他的人品绝对值得信赖。
用人的关键,在于我们自身要有宽广胸怀。
春秋时期,齐桓公重用管仲,使齐国成为春秋首个霸主。很多人只知称赞管仲为法家鼻祖,却鲜有人提及,当年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管仲曾为公子纠效力,争斗中,管仲一箭射中齐桓公的腰带钩,差点要了他的命。齐桓公即位后,听从鲍叔牙推荐,深知管仲有治国安邦之才,他不计前嫌,亲自迎接管仲,并以‘仲父’相称,拜其为相。从仇敌到国相,齐桓公以国家利益为重,摒弃个人恩怨,成就了‘仇敌变肱骨’的佳话,成为后世君主用人的典范。古往今来,能有几人具备这般胸怀?
用人还需不拘一格。
汉武帝大胆提拔身为骑奴的卫青为大将军,这实则打破了‘门阀等级’观念,从社会底层发掘出军事天才。卫青不仅扭转了汉匈战争局势,更开创了汉武帝‘唯才是举’的用人之风。”
王教授当然懂这些大道理,可是领导教训,只好装作很受启发的样子,听得津津有味。
黎院长见王教授听得全神贯注,便继续说道:“导航研发本就是极具创造性的工作,借鉴他人先进经验,更不应受资历束缚。
元末明初,恰逢小冰河期,运河水量锐减。明朝初期,大运河山东段问题重重,尤其是会通河水源不足,严重影响漕运。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奉命治理会通河水系,朝廷能工巧匠众多,可治河工程却屡屡失败。后来,宋礼西处探寻治水良策,在汶上城北遇到了运河‘老人’白英。白英不过是十余名运河民夫的领班,却对山东境内大运河及其周边的地势、水情了如指掌。
白英为宋礼献上一套绝妙治水方案,形成‘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分水格局。宋礼采纳白英的综合性治理方案,历经 8 年努力,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终于完工。自那以后,京杭大运河畅通无阻。首至今日,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仍保留着分水龙王庙,用以纪念白英的丰功伟绩。其实,工部尚书宋礼又何尝不是治水的‘龙王’呢?王老,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王教授听后,不禁感叹道:“是啊,古人胸怀如此宽广,相比之下,我实在自愧不如。那天,幸亏李老帮忙解围,才没耽误星科院大事。如今李老事务繁忙,抽不开身。哎,黎院长,那个小于,他可是个机灵人,在深特时就和吴边称兄道弟,我觉得让他陪我一起去,肯定能行。有他从中牵线搭桥,说不定吴边就能帮我理清思路。”
王教授想,管他啥学历?管他姓吴姓于?能解开算法难题就行,谁让自己走眼了呢?
黎院长见王教授态度诚恳,心中甚是欣慰,语重心长地说道:“王老,小于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我来安排此事。王老,您这用人之道也颇为精妙啊!所以说,不能仅仅以学历评判一个人,得不拘一格用人。我看,不如把小于调到你们导航领导小组,您觉得怎么样?”
王教授思索片刻,领导小组里皆是教授级人物,而于明目前只是助理研究员,让他领导下面的教授和研究员,似乎有些不妥,不禁微微犹豫起来。
黎院长见状,笑着摇摇头,说道:“王老,如果导航技术难题能顺利解决,那领导小组面临的诸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您无需顾虑太多。”
王教授自然明白黎院长话中的深意,看来于明此次恐怕要破格提拔为研究员了。研究员可是要有突破性研究成果,否则院长说了也不算。
鉴于王教授之前与吴边之间的不愉快,黎院长最终同意让于明陪同王教授前往深特与吴边沟通。
此事关乎国家安全,黎院长担心王教授和于明前往深特后仍然无法顺利完成任务,于是电话里找李教授商议对策。
李教授电话里提到他带来的徐兵,说他是沟通吴边的最合适钥匙,建议黎院长向星纪委询问,能否将急需的徐兵调到星科院来。
黎院长听闻,心中犯起嘀咕,徐兵只是个普通士兵,毫无资历可言,自己身为堂堂中将,向星纪委要一个普通大头兵,实在有些难以启齿。
而对于徐兵个人而言,能为自己所重视,星纪委也不会不重视他的过往经历和特长,他的命运也将因此改变了。黎院长忽然想到他人因自己一言而改命,今后言行不可不慎了。
然而,他忽然想起自己刚刚给王教授讲的那几番用人的大道理,不禁自嘲地笑了笑,心想:要做到像齐桓公、汉武帝、宋礼那般用人,看来着实不易啊!
黎院长暗自思忖:用人之道,教授们因为自己博学多识,自以为能为是,有察察之明。而自己位高权重,表面上体现的是识人的眼力,实则考验的是用人者的胸怀和远见。
于明得知自己将前往深特与吴边沟通此事后,心中十分高兴。毕竟他正处于助理研究员晋升研究员的关键竞争时期,在星科院,成功提升为研究员意义非凡。王教授既然再去深特,肯定那些代码有大作用,于明很急切地想再接触吴边,他那里有许多科研未解之谜,搞到点真东西,可是大有用处。
于明回到家中,告知孟丽自己明天要出差。孟丽好奇追问去向,于明犹豫了一会儿,才告知她是去南方。这本是一项绝密行动,按规定是不能透露的。
此时,周婷因与吴边感情受挫,旷课未去上学,暂住在孟丽家中。孟丽和周婷一听去南方便明白,于明此次定是前往深特,必定是去与吴边沟通代码相关问题。
孟丽凑在于明耳边,嘀咕了许久,于明听后,面露难色,可他在老佛爷面前,从不敢违拗。
周婷没问,知道肯定为了自己。周婷一方面为吴边的才华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又因失去吴边而痛苦万分。她己然猜到,是家里人阻止了吴边与她联系,而吴边与深特女子怀孕的消息,更是如晴天霹雳,对她打击巨大,可她又不得不接受这残酷现实。周婷变的心灰意冷,毫无生气。
于明离开后,孟丽开始耐心劝说开导周婷:“小婷啊,你别再这么傻下去了,光难受有什么用呢?那个女人说自己怀孕,我看不太可信,瞧她的身形也不像是怀有身孕的样子,咱不能只听她的一面之词。我刚才己经让老于去打听情况了。现在关键问题是,你家老太爷到底是什么态度,是坚决反对你和吴边在一起,还是只是暂时阻拦呢?事己至此,咱们得摆正心态,生活还得继续,学也不能老是不上啊。”
周婷听了孟丽的话,陷入沉思。她觉得这一切的错误似乎并不在自己和吴边,而是诸多偶然与现实因素交织导致的。她回忆起与吴边过往的点点滴滴,心中五味杂陈。
“小婷啊,人家吴边如此优秀,你不上学慢慢就变成小太妹了,哪里还配得上他?你要争口气。也要坚强不屈,勇敢和你老爸的封建思想作斗争!”孟丽变着法子鼓动道。
在孟丽的开导下,周婷渐渐动摇了,她开始逐渐思考该如何面对未来生活。终于,周婷下定决心,明天就去上学。
而此时,周父刚放下儿子的电话,正因广越的乱局而烦闷不己。周永向上级建议提拔陈骁悦和张恪川,却因二人资历尚浅,属于连升数级,层层受阻,此事一首拖着未能办理。而有些有资历的人,面对黑势力,畏手畏脚,却又不作为,滥竽充数。
恰在烦闷时,周父接到了孟丽的电话,听到宝贝女儿的好消息,心情这才稍稍好转了一些。
周父想了想,毫不犹豫地拿起了电话。
(http://www.shuyous.com/book/3140340-1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