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尴尬气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章 尴尬气氛

 

1993 年 11 月 15 日,投资二部经理室里,气氛微妙而复杂。

吴边升任总经理后,报单员凌莉的处境愈发尴尬。她对吴边暗生情愫,那份心意毫不掩饰地流露在外;可袁妍与吴边又是恋人关系,这一事实如同无形的绳索,将凌莉困在这个小小的办公室,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形且危险的漩涡之中。

此刻,袁妍正有条不紊地执行着吴边的交易计划,指挥着凌莉对老股进行操作。她不仅要打理大批个人账户,还通过电话远程操控袁家的外围资金流向。这些资金虽未进入公司账户,却如同潜藏在水底的暗流,在市场中涌动,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凌莉尽管背上有伤,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但凭借着与袁妍多年培养出的默契,她依旧坚守岗位,全力配合袁妍下单。随着交易的推进,凌莉额头上渐渐布满细密的汗珠,脸色愈发苍白,身体也因疼痛而微微颤抖。袁妍不经意间瞥见凌莉的异样,心中猛地一紧。尽管在感情上她们是情敌,但在工作中,多年积累的默契却难以割舍。袁妍心中五味杂陈,犹豫片刻后,还是默默拿起毛巾,轻轻为凌莉擦拭额头上的汗水。凌莉微微一怔,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有感激,也夹杂着一丝尴尬。她微微点头,轻声说道:“谢谢。”袁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道:“别客气,其他都先放放,先把工作做好。收市后马上回去换药,千万注意身体,我还真离不开你。”凌莉听这话,莫名的想笑,好像吴边才是第三者似的。

两人继续专注于交易操作,然而空气中那丝微妙的尴尬气氛,却如影随形,为她们之间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难以言说的薄纱。

下午,阳光透过窗户,在总经理办公室的地板上洒下一片片光影。吴边独自坐在硕大的办公桌前,望着窗外繁华的街景,也没有人说话,心中却莫名泛起一阵孤单。他不自觉地起身,朝着投资二部走去。

一踏入投资二部办公室,原本轻松融洽的氛围瞬间凝固。袁妍和凌莉正聊得欢快,看到吴边进来,两人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凌莉眼神中闪过惊喜与紧张,她下意识地咬了咬嘴唇,欲言又止,似乎有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袁妍则脸色一沉,眼神中满是怨怼,狠狠地瞪着吴边,仿佛要将心中的不满通过眼神全部宣泄出来。

吴边被这突如其来的气氛变化弄得不知所措,他尴尬地笑了笑,试图打破僵局:“你们在聊什么呢?”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沉默。吴边心中一阵失落,他试着聊起行情,希望能找到共同话题,缓解这尴尬的氛围:“今天的市场行情,和预期差不多,你们觉得怎么样?”但袁妍和凌莉只是冷冷地看着他,没有任何回应。吴边感觉自己仿佛是一个闯入陌生领地的局外人,浑身不自在。在沉默的煎熬中,他再也待不下去,无奈地转身,脚步沉重地离开了投资二部。

吴边不禁觉得,这总经理当得愈发难受,还不如做助手时轻松自在,那时没有什么压力,身边美女环绕,如同置身花丛,活得逍遥自在。

走到门口,看到警卫萧毅如影随形,吴边颇感无奈。他转身对萧毅说道,让林征送凌莉去医院换药。可萧毅却迟迟不动,吴边不禁疑惑起来,总觉得萧毅今天有些不对劲,却又说不出到底是哪里不对。

1993 年 11 月 15 日,周一收盘后。

今日,*516 呈现高开低走的阴线态势。通过这次交易训练,操盘手们深刻体会到了系统交易的巨大威力,也清晰地看到了自己过去交易方式存在的不足。只是他们尚未意识到,吴边提出的高抛低吸计划,对于适应后续配资操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凌莉凭借丰富实践经验给出的敏锐提醒,让吴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智能交易管理系统与实战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计划的落实往往会遭遇诸多复杂的困难,这就如同科研项目从实验室的理论阶段迈向工厂化生产阶段,会面临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难题。

当日收盘,*516 的行情数据如下:开盘价为 11.05,最高冲到 11.45,收盘价为 10.95,最低跌到 10.90,全天涨幅为 0.48%,全日呈现高开低走的阴线状态。

金鑫以及操盘手们看着这样的行情走势,心里都明白,他们的操作对市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冲击。他们暗自思索,如果深投公司的资金当日全部用于买入操作,那么这只股票绝不会出现如此大幅度的跌幅,从最高价 11.45 一路跌至 10.90,下跌了 0.55,跌幅高达 5%,这样一致性的操作影响之大可见一斑。然而,尽管他们深知这种影响的存在,却无法精确计算出具体程度,毕竟市场变化受到众多复杂因素的交织影响。

这一天的操作成效显著,操盘手们无论盈亏,都收获颇丰。

通过这一天的交易,吴边成功达成了让操盘手进行适应性训练的目的,为日后的操作指导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逆反心理和混乱局面,就如同提前为船只加固了风帆,使其在未来的市场浪潮中能够更加稳健地前行。

金鑫经理此次交易大获成功,他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自豪。他的情人助手郑艳梅在一旁目睹了这一切,心中对吴边展现出的高超交易水平充满了疑惑与好奇。待交易结束,市场的喧嚣渐渐平息,郑艳梅终于忍不住,微微歪着头,眼神中满是困惑地向金鑫发问:“金鑫,我真奇怪,吴边不过是个计算机系的大学生,短短时间内,他怎么就能拥有如此厉害的交易手段呢?我实在想不明白,就算他是天才也不至于如此啊。”

金鑫听到郑艳梅的问题,微微沉吟片刻,眼神变得深邃而专注,缓缓开口说道:“我毕业于哈佛,还在华尔街闯荡过,像我们这类人,通常被称作技术交易派,对所有投资理论都了如指掌,我们向来很自负。袁经理原本和我一样,都属于技术派,她现在比我厉害,主要是因为袁董。袁董属于市场江湖派,擅长把握政策风向,能够精准识别并抓住大趋势,在市场中呼风唤雨,但他的操盘风格较为粗糙,不够精细,而袁妍恰好弥补了袁董的这一缺陷。”

郑艳梅似乎听明白了,问道:“你的意思是,吴边得到了他们的真传?”

金鑫点点头,说道:“即便得到真传,也不可能进步得这么快。不仅如此,周末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颇为吃惊,以后再跟你说。总之,吴边很出乎我的意料。学计算机专业本身没什么特别的,但他厉害之处在于,将计算机技术与西方韦伯管理系统相结合,还领悟到了东方古老哲学智慧,这就好比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练的吸星大法,能吸纳各派之长,又自动过滤掉各派的缺陷,达到最佳的系统优化。”

金鑫见郑艳梅眼睛瞪得大大的,心想这么说她可能既吃惊又听不懂,便换了个思路说道:“吴总就像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他的功夫好比南北拳互补,融合了南北拳两大流派的精华,既有北拳动作舒展、大开大合、刚劲迅猛、爆发力强的特点,又有南拳步法稳健、拳势紧凑、短桥硬马、以气催力、刚柔并济的优势。

好在我们技术派对交易系统的理解有独特优势,我看一眼,就能很快理解并运用他系统的技术分析方法。然而,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交易系统,绝不仅仅依赖技术知识。它更需要精准把握大局观,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深层次的东方智慧,与我们在西方学到的单纯知识有着本质区别。咱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就像散落的珠子,而东方智慧和韦伯管理体系则是那根能将珠子串起来的线。要将知识转化为智慧,需要一种顿悟,一种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反思,进而将知识内化为自己心得的过程。就好比在交易中,我们要敏锐洞察市场行情的细微变化,并能精准地将这种变化与自己对趋势的掌控、操作节奏完美融合,这才是真正智慧的体现。

吴总提到的‘禁锢即解脱’,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交易哲学,它提醒我们在交易中要主动遵守纪律和规则,见微知著,急流勇退,不能随心所欲。

吴总背后或许有高人指点,别看他年轻,身上却颇有仙风道骨的气质。他话不多,可他志向高远,野心也很大,他竟然想超脱交易的胜败轮回。”

郑艳梅静静地听着,眼神随着金鑫的讲述不断闪烁,时而疑惑,时而恍然。听完金鑫的解释,她心中己然领会,也深切感受到了他从心底对吴边的佩服。她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轻声说道:“金鑫,我发现你变了,你好像也学会了吸星大法。既然如此,那你可得好好学他的系统。你这次交易成绩这么出色,公司又实行配资制度,像你这样经验丰富的老手,能拿到 50%的利润分成呢。这对咱们以后的生活可是至关重要,说不定咱们的别墅梦就靠他这小子了!”郑艳梅看着金鑫,眼中满是爱意与认同。

金鑫重重地点点头,说道:“你说得没错,我不会再意气用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会虚心学习,与吴边紧密合作,争取创造更多收益,提升自己。”两人相视一笑,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金鑫有种很强的预感,吴边的交易境界,兼具智能系统管理思维并超越道法轮回,这种投资妖孽,得到袁家、黄家和凌莉的助力,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生物链,他在深投公司恐怕待不久,他虽然留恋袁妍凌莉不想离开,但最终或许由不得他自己。


    (http://www.shuyous.com/book/3140340-10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