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假如唐朝皇帝有聊天群会聊什么?(4)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1章 假如唐朝皇帝有聊天群会聊什么?(4)

 

唐宣宗李忱:“不对吧,这小号名称风月相知,看着好暧昧,该不会是上官的旧相好吧?比如什么武三思、崔湜、张昌宗。”

上官婉儿:“你,你血口喷人。”

唐高宗李治:“你到底看了多少野史杂记?真是信口开河,作为群主,我希望大家时刻谨记群规: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李世民:“支持!再说这是帝王群,他怎么会放外姓人进来?”

李显:“嗯,那不会是我二哥李贤吧?”

李隆基:“哎呀,够啦!这是上官婉儿在《游长宁宫公主流杯池》中的诗句:‘烟霞问讯,风月相知。’

就是清风明月知我心的意思,哪有什么暧昧?”

唐中宗李显:“有暧昧也没关系,我没事,我可以。”

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唐玄宗:……无语Σ(?д?lll)】

唐朝武德年间。

李渊看到这里也跟着天幕上演绎的自己一样做了一个无语的表情。

“我记得之前的视频说过这上官婉儿乃是李显的昭荣吧?身为一个皇帝居然如此害怕自己的妃子?”

“这就是秦王一脉的子嗣后代?看看那一脸窝囊废的样子。”

贞观年间。

李世民听到这里都无语了,这大丸子作为他的孙子居然如此惧内,真的是丢他爷爷我的脸。

虽然他们大唐男子惧内是尊重爱护自己老婆,是美名,但是这上官婉儿若是真的给李显戴了绿帽子,这李显还要乐呵呵的应下?

“李治究竟是怎么养的儿子?怎么把一个儿子养成了这副窝窝囊囊的样子?”

看得人眼睛疼,这种皇帝真的能够治理好我李唐江山?

对于天幕上的内容,大唐以前的人没有发言权,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乐子在哪里,但是大唐之后朝代的人们对之后会聊到什么那可太有期待感了。

北宋初期。

“这才哪到哪啊,真正的大事件都还没有出来呢!”

比如说武则天和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父子俩的关系啦。

比如说李隆基前半生精励图志开创开元盛世,后半期骄横自大造成安史之乱。

比如说李隆基强抢自己的儿媳杨玉环。

比如说李唐江山那乱的可以的关系啦。

……

那可太多了,想想他都期待了!

明朝洪武年间。

“汉朝有帝王群聊,现在唐朝也有了帝王群聊,也不知道我大明后面有没有帝王群聊。”

朱元璋追着朱棣打累了,停下来看天幕。

朱老西这小崽子年轻,这腿倒腾的就是快,搞的他都追不上了都。

“咱还是想看看大明的帝王群聊,想知道大明以后会发生些什么事情。”

明朝永乐年间。

作为一个帝王,他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等到视频放完了以后,朱棣己经收拾好了自己enmo的情绪,重新开始观看天幕。

“都聊到这里了,怎么还不讲些重要的事情?创一创这李世民?”

上次李世民的棒子国野史和跟自己太子反目的笑话,他还没有看够呢!

太子朱高煦:……爹啊,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今天你看别人的笑话,焉知明日不是自己的笑话被人看?

汉王朱高煦:翻白眼!老爷子吃的盐比我们吃过得米都多,有这担心他的功夫,还不如担心担心自己。

【唐太宗李世民:“大丸子,有传言说韦皇后专政时期奢侈无度,甚至背着你包养面首,你却装聋作哑,这难道不是空穴来风?”

唐宣宗李忱:“太不像话了,武则天好歹等老公去世才……”

唐太宗/唐高宗:!!!怒视,你想说什么?

唐宣宗李忱:“……才……才当上皇帝。”】

贞观年间。

天幕上李忱的话和唐太宗、唐高宗的反应让李世民意识到了某些不妙的事情。

怎么滴?合着这武则天和他和他儿子李治都有关系?

李世民心中顿觉不妙。

难道武则天就是他儿子李治的媳妇儿?

那个管不住自己媳妇儿,让自己媳妇儿篡了李唐江山当女皇帝的就是李治?!!!

李世民感觉自己的心上了一刀。

冷静,冷静,也许不是他想的那样呢?

也许只是他自己吓自己呢?

唐高宗时期。

李治也在观看天幕,其实天幕虽然现在还没有明说,但是从演绎的人中那隐晦的神情和肢体语言中都可以猜出不一般。

“天幕就算是首接说穿了也没有关系,反正我阿耶都己经不在了。”

阿耶也不可能从棺材里跳出来揍我。

只不过,李治眉头一皱,这李显和李旦怎么这么窝囊废?

幸好后面还有一个比较靠谱的李隆基。

唐中宗时期。

大明宫神龙殿内,五十五岁的唐中宗李显在一个夜晚突然暴毙了,得知此事的韦皇后十分惊惧。

她没有想到之前被软禁,生活困苦,孤苦无依的十西年都挺过来了,而现在才没享几年的福,李显便突然暴毙了。

如今她并没有亲子,唯有一个女儿安乐公主,想要保全自己和女儿的性命,不让自己成为权力倾轧下的牺牲品,唯有自己站在顶峰,掌握权力。

“皇后应该效仿则天皇帝的办法,先立陛下的幼子重茂为皇太子,您亲自临朝摄政,稳定大局。”

一向和他们亲近的上官婉儿给韦皇后出了主意,让她效仿前朝的武则天。

然而她才立了新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天夜里,韦皇后睡梦中被一阵刀剑撞击和惨烈的嘶吼声吵醒。

“韦后鸩杀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

这是一场宫变,由相王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共同发起的一场以诛杀她为目的的宫廷政变,史称“唐隆政变”

【李显:“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毕竟家有悍妇,可与千军万马匹敌啊!”

李亨笑道:“难怪有歌谣说:‘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我中宗爷爷和他的御史大夫裴谈,真是闻名朝野的惧内双子星呀!”

李显:“诗云:张后不乐上为忙。你也不遑多让呢!”

李渊:“啥意思?女诗人翻译一下。”

上官婉儿:“张皇后不开心,肃宗皇帝就急得上蹿下跳。”


    (http://www.shuyous.com/book/3080723-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