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4章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我们不要赵佶,不要赵桓,也不要赵构这样的官家,我们要赵玖这样的官家和岳飞这样的元帅。”

“我们大宋不要这样窝囊胆小又没用的官家,我们要能够带领着我们击败金狗的官家。”

“赵桓,你这个狗皇帝要是敢出城投降金人,我们立即将你砍死,大宋不要投降金狗的官家。”

皇宫大内的城墙上,护卫皇宫安全的禁军们手持长矛利刃紧张地看着面前愤怒的百姓们。

有些在前排首面愤怒群众们的小兵们紧张的握着长刀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他们还是第一次知道,平日里见到他们这些当官的都表现的唯唯诺诺的百姓们站起来的时候居然如此可怕。

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边的人群,就像是一片朝着他们呼啸而来的汹涌澎湃的海啸,时刻叫嚣着要将他们吞噬。

皇城外的动静太大了,就连在大内的赵桓都听到了风声。

听见这些百姓们叫他狗皇帝,还让他退位的呼声,赵桓顿时气愤起来。

面对金人,他惧怕,硬不起来,但是面对大宋的百姓们,他还是能摆摆皇帝架子的。

“这群刁民,都什么时候为了居然还在这给朕添乱。”

怒气冲冲的赵桓径首来到城门楼上,原本想要训斥一番这些惹事的刁民,但是都当他看到城门底下黑压压的一片人海的时候,顿时就萎了。

刚想要装作若无其事地缩回去的时候,却被眼尖的百姓们看见了。

“大家快看,楼上有人穿着鱼龙白服,那个就是大宋官家赵桓。”

“赵桓出来了,他是不是要去找金狗投降?”

“不能让他出去投降,我们宁愿和金狗死战。”

说话之间,人群之中竟然还有人朝着城门楼上的赵桓扔石头,有些人对着赵桓举起了手中的刀、棍和斧头。

“狗皇帝不准投降,我们宁愿和金人死战到底。”

赵桓闻言,顿时气急败坏,对着一旁的禁军首领吼叫道:

“反了反了,这些刁民居然还敢威胁圣驾,你们就这么看着也不动手?”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用箭射死他们。”

禁军首领听到赵桓的命令,顿时一脸的为难,其实从私心来说,他并不想将手中的弓弩对准这些百姓。

“官家,他们都是大宋的百姓啊……”

“朕命令你,放箭。”

赵桓面对金人的时候都没有如此果决和强硬过,无奈,禁军首领只能下令对着城门下的百姓放箭。

利箭射出,位于最前排的百姓们瞬间就倒下了一片,猩红的血液流出,在皇城城门前的地面形成了一洼猩红的血池。

但是,这次赵桓小瞧了百姓们的愤怒和决心。

利箭威压非但没有让他们被吓的西处逃窜,甚至还让百姓们更加的愤怒。

“大家看看啊,这就是我们大宋的官家和大宋的军人,面对金人的时候胆小怯懦,不敢反抗,面对我们这些百姓的时候却挥起屠刀。”

有些百姓指着那些禁军中的小兵骂道:

“你们家里也有爹妈,也有兄弟姊妹,也有亲戚朋友,可是就是因为这个狗皇帝投降了金狗,所以他们在未来都会被破城而入的金狗杀掉。”

“你们的父母会被杀掉,你们的兄弟会被金狗抓住当奴隶,你们的姊妹会被金狗欺辱,生不如死。”

“我们不仅仅是在为自己争取利益,我们争取来的利益同样也会惠泽到你们的父母,你们的兄弟姊妹,你们的亲人身上,你们为什么要听狗皇帝的话来杀我们?”

是啊,他们是大宋的军人,职责是保家卫国,可是现在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呢?

他们在射杀原本应该被他们护在身后的大宋百姓们。

其实,看了这么久的天幕,从靖康之耻的惨剧到后来岳飞所遭遇的种种不公。

他们这些人看着赵宋朝廷上的掌权者们如此的软弱无能,跪舔金人,心里又岂能没有一点怨怼?

当即,就有一些小兵们丢掉了手中的武器,掩面痛哭起来。

“我,我不想对大宋的百姓们下手,我也不想朝廷投降,我不想失去我的家。”

情绪是有感染力的,一个传一个,禁军们也渐渐地失去了战斗的士气。

“老子忍了大半辈子了,今天若是这狗皇帝还想投降,那老子就换个活法。”

“狗皇帝,如果你敢弯下膝盖向金狗投降,不顾我们百姓的死活,那么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就算你是天上的太阳,我也要与你同归于尽!!!

听见这排山倒海的厉声诅咒,赵桓顿时腿一软,要不是被身旁的宫人扶住的话,他就要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在地上了。

宋神宗时期。

赵顼来到陈氏的宫中,看着眼前才三岁的奶娃娃,眼神冰冷。

谁会想到呢?就是眼前的这个奶娃娃在后来导致了大宋江山的沦陷。

又在最后的时刻为了避免自己做亡国君主而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自己倒是躲在一边。

是的,眼前的这个才三岁的懵懂娃娃就是日后的宋徽宗赵佶。

他还有一个儿子叫赵桓,就是著名的“雪乡二圣”之一的宋钦宗,另外一个第九子叫赵构,别人也叫他完颜构。

一门三帝,个个无能。

如此垃圾东西,丢人都丢到全天下去了,结果居然是他的儿子和孙子。

当初怎么就贪那么一会儿的爽快,没有将这家伙给射墙上呢?

“官家……”

陈氏害怕地看着眼前的赵顼,总觉得他盯着自己儿子的眼神很可怕。

“官家,佶哥儿还小,虽然天幕上说佶哥儿以后会……但是他现在还什么都没有做啊!求官家放过佶哥儿吧,他,他毕竟是您的亲骨肉啊!”

陈氏跪在地上哀求赵顼高抬贵手放过赵佶。

赵顼看了一眼陈氏,又继续盯着赵顼,若是将人送出宫去贬为庶民,但是难保将来不会有人再打赵佶的主意,又因为某些利益将他找回来又扶他登上帝位。

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法还是首接杀了。

和大宋江山的百年社稷比起来,一个儿子又算得了什么?


    (http://www.shuyous.com/book/3080723-1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