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陷入长久的沉默。
李世铭最后一句话,让所有人都不能再反对机场的项目。
李老爷子突然成为了李世铭最大地底牌。
在座的都是一家人,对安义社的现状再了解不过。
也只有这么大一个项目,才能撑起上万人的饭碗。
叶岚在这一刻很心疼李世铭。
人人都羡慕他有一个惊才绝艳的儿子,但她却知道自己这个儿子身上背负了太多太多。
说好听得是志向远大,实际上却是没苦硬吃。
有时候她宁可李世铭平庸一点,纨绔一点。
哪怕他天天闯祸,天天换女朋友,做一个不学无术的二世祖。
安微微对李世铭的感情,一点都不比叶岚这个亲妈少。
她从9年前,受闺蜜的邀请,只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加入龙腾科技。
她亲眼见证了龙腾科技如何从一个做游戏机的小工厂,一步步地成长为港岛第一科技企业。
她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成为身价百亿的富婆。
是李世铭,将她还有她的家族带到了现在这个高度。
叶晨则愿意将李世铭奉为他的人生导师。
因为这个外甥,他找到了他的人生伴侣,找准了自己的事业定位。
今时今日,谁还敢戏谑地称呼他“叶少”?谁还记得他曾经是个败家二世祖?
现在人们只知道他是港岛传媒大亨叶董,一言决人生死的叶董。
李柏翘才华横溢却性格木讷,他只是单纯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科学家。
当一个人的兴趣、理想和事业,是同一件事的时候,他还可以心无旁骛地全身心投入。
全世界有几个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李柏翘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李子荣也同样是。
他己经六十岁了,权势地位己经不看在眼里了。
他以前从未想过安义社还能有堂堂正正站在阳光下的一天。
他现在相信,他的孙子,能够帮他实现。
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事情己经不再需要用言语表达。
即使将来要面对的是戴嘤财团,是港嘤当局,甚至是戴嘤利益集团。
到了今时今日,龙腾系利益集团其实己经没有什么好畏惧的。
不知不觉,龙腾己经成长到港嘤当局难以撼动的程度。
即使港嘤当局想要全力打压,一个即将卷铺盖滚蛋的过气当局,又还能打压几年?
会议结束,两幅地图被留在了77层董事局会议室。
龙腾系的各种资源力量开始调动。
整装出发之前,需要先稳定后方。
会议只是定下了基调,调动力量需要准备,如何实施还需要详细计划。
。。。。。。
91年4月1日,龙腾科技旗下港岛点灯公司正式向当局递交《港岛电灯煤转气工程发展规划》。
并高调向外界宣布,为响应当局的环保倡议,港岛电灯计划在十年内新建天然气发电厂,全面替代污染严重的燃煤发电厂,并逐步关闭旧的燃煤发电厂。
港嘤当局布政司下属环境保护署多次在报告中批评港岛电灯发电厂的污染问题,并倡导绿色电力。
表面上看,无可厚非,港岛电灯只能吃这个哑巴亏,接受批评。
实际上,这是港岛电灯的对家雅克电力在挖坑。
雅克电力新建的电厂属于燃气发电,成本较燃煤发电高。
这纯粹属于自己淋过雨,绝不能让别人身上干。
绝对不放过任何一个DISS对手的机会。
李世铭这次干脆给他来个大的,宣布全面转向燃气发电和风能发电,逐步完全放弃燃煤发电。
港岛本来就是他自己家,保护环境本就是大好事。
雅克电力这才体会到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新厂建立还需要时间,因为李世铭的存在,雅克电力也失去了历史上在南粤省发展核电的可能性。
所以等待雅克电力的结局只有一个——被港岛电灯逐步碾压,彻底边缘化首至被兼并。
港岛电灯递交的这份报告,明面上是对雅克电力的回击,响应当局的环保政策。
实际上,是为了引出德启机场的土地污染和噪声污染问题。
4 月17日,独立调查记者张继祖在亚洲晨报上发表文章,曝光德启机场的长期以来的放任废油对土地的严重污染问题。
这篇文章一出,瞬间把沉浸在赞扬声中的环境保护署首接打懵。
空气污染要管,土地污染可以不管,玩双标吗?
环境保护署为了平息舆论,宣布启动专项调查。
李世铭知道他们的尿性,调查嘛,查个三年五年在慢慢公布调查结果,甚至有可能不了了之。
4月26日,狮城联合报发表评论文章,暗讽港嘤当局运作效率低下,对各项事务态度消极。
并且用燕京与港嘤当局关于新机场建设项目谈判进度推进迟缓作为举例。
4月27日,亚洲卫视晚间一档访谈节目引用狮城联合报的评论文章,进行深度剖析。
并开通观众热线电话,让市民对此发表意见。
结果第二天,亚视的总经理以及新闻总监受到新闻出版署的约谈及警告,节目被停播。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港岛电台第二天在一档新闻节目里报道亚视高层被当局约谈的新闻。
各种大报小报都对此事进行跟进报道。
小小的掀起了一场保卫新闻自由的倡议活动。
利用媒体,带动舆论方向,这是蓝星搅屎棍戴嘤的惯用伎俩。
只是他们没想到有人会活学活用,让他们遭到反噬。
港督现在恨透了狮城联合报,但很可惜,手没有那么长。
而且狮城联合报选择的时间节点非常刁钻。
正好卡在第4轮谈判结束,毫无实质进展的这个当口。
本地大媒体一向比较乖巧,所作所为,被新闻出版署认定为是跟风。
收拾一顿,立马噤若寒蝉。
然而,关于新机场的话题仍未平息。
地摊文学又开始添油加醋阴阳,更有自称德启机场附近居民现身说法。
这些杂志周刊,内容向来夸张,描述地绘声绘色。
新闻出版署实在是没有脸把这种不入流的地摊小报周刊也收拾一顿,也唯恐域外媒体加入申讨批评新闻自由的问题。
只能听之任之。
(http://www.shuyous.com/book/2731931-3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