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相当着福伯和小丫头的面把硝石放进冷水,而后把容器封盖,等上不一会,揭开封盖,就看到水变成了冰块,两人嘴巴就没合上过,以为自家王爷已是神仙中人。
而后李相把卖冰的计划告诉两人,让福伯把王府值钱的一些小玩意先拿去典当,而后用典当的钱去京都收购硝石,制冰售卖,同时把多余的银钱命人带过来,李相在这边准备带人开采硝石,然后制冰,而且一再强调,让两人暂时谁也不要透露,同时让两人去京都照看,两人死活不同意,说是王爷没人照顾,最后小丫头留下来照顾李相,福伯也是立刻带着人回京都。
京都安排好之后,这边李相也通知吴庸把王家村里一些年纪比较大点的孩子集合起来,人数不够就去其他村子里找,不限人数。他准备让这些半大孩子去周边县城里面售卖冰块,卖出一份给一文钱,而一份冰块的价钱是二十文,说是一份,其实也就是巴掌大一块而已。
这对于这些没有书读,又想为家里做点事,也想填饱肚子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兴奋的,把之前护卫买来的硝石直接制成冰块之后,给每个孩子分发下去,因为没有其他保温措施,所以李相都是放在用竹子做好的竹筒里,然后用布块包起来,尽量保证冰块不融化得太快。
而后为了赶时间,把几个能驾车的老翁也叫过来,送孩子们过去,老翁每天给十文钱,顿时让几个老翁老泪纵横,没想到老了还能为家里出力,这让其他人没有合适人选的家里也是羡慕得不行。
别小看这十文钱,以现在粮食价格来说,可以买两斤粮食了,够一家人一天的吃食了,这在他们看来,王爷不是要做生意,而是要送钱给他们呢。
安排好卖冰人员之后,李相让那个说话大喘气的护卫带着十来个人去山上开采硝石去了,这些人就是每天三十文了,毕竟这活要累一些,同样这活也惹来一众人的羡慕,奈何要的人不多,不过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失落没被选上,李相只好对他们说:“这才多少钱呢,本王爷赚钱的法子多了,但是前提是村子里面路修好了才能实现,到时候别说这每天几十文钱了,每天几贯钱也不多。”一番话说得大伙内心火热,要修路的热情更高涨了。
安排好所有事情后,李相总算可以当甩手掌柜了,有人帮着赚钱的日子真是舒服极了。现在李相愁的是封地的人太少了,同时铺开的话,会严重影响后续计划的进度,但是现在一时半会也没别的办法,只能一步步来,等封地富裕了,自然然会有一些人来这里。
第一天卖冰计划,李相其实心里也没底,不是对冰块没底,而是对整体销售情况没底,不知道这个时代大家对此的接受程度如何,他相信自已的销售手段,以这种人手地推的方式,肯定是走在这个时代前沿的,但是人们能不能接受这个价格和消费水平他不是很清楚。
等那些卖冰的孩子回来,李相发现,自已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炎热季节有冰块可食用的渴望。因为几个孩子没出去多长时间,冰块就已经销售一空了,这让李相感觉自已可能定价低了,不过也无所谓,他希望最好所有人都能在这炎热日子里体会那一丝清凉。
今天一共卖出去两千份冰块,一份二十文,相当于今天有了四十贯(一千文等于一贯,一贯就是一两银子),除去人手成本开支,也能有个35贯左右的收入,这还只是周边的县城里面,如果京都的铺开的话,那他可就不愁钱花了。
就这样悠哉的过了几天,京都那边也传来消息,也开始卖起冰来了,而且更加火爆,甚至有些世家大族需要大量冰块,福伯也没法做主,只能跟李相这边汇报,让李相定夺,李相当然来者不拒,但是也让福伯跟人说明,需要时间去准备。
李相这边忙得热火朝天的,一直让人关注的皇帝陛下也知道了儿子卖冰的事情,吓得皇帝陛下连忙让人去看地窖里面的冰块储存情况,直到萧公公肯定才松了口气,只要不是从自已这里偷的就好,但是也暗暗奇怪,“这小子哪来那么多冰块拿出来卖的”?萧公公则在一旁说道:“陛下,听说是景王爷自已制的冰,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皇帝陛下可不知道这事啊,想想他这皇帝老子天天抠抠搜搜的,偶尔的给一些后宫妃子,皇子公主,包括下面百官赏赐一些冰块,都心疼得不行,毕竟去岁降雪量不大,宫里储存的冰块也不太多。而那个败家玩意就这么拿出来卖,最重要的是,那败家玩意儿压根没想到给他父皇母后送点,真是岂有此理,这一生气,连批阅公文都没了心情。
“马上让那败家玩意儿过来见朕,就说朕想考校下最近他的学业怎么样了”,萧公公则是忍着笑应是,来到殿外后招呼一个小公公去了,同时在小公公耳边低声交代了几句,这也不算为李相说好话,只是为了讨陛下开心而已,对于萧公公这些太监来说,主子就是他们的一切。
等回到殿内,看到皇帝陛下又在忙着批示公文,萧公公则安静站立在一旁,随时等候差遣,“把冰块再多加点,不要吝啬”,接着又惆怅道:“这天气这般炎热,怕是又要有旱情发生了啊”。
(http://www.shuyous.com/book/2730579-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yous.com